兩會剛剛落幕,但重點議題依然余音繞梁。其中,大健康、互聯網醫療等行業依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工作報告中更特別提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等議題。
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提升滿足人民醫療健康需求的能力,需要多方協作。政府、社會、企業三方均應把握合適站位。其中,企業端在提供豐富的產品矩陣、構建完善醫療健康服務模式中出力甚多,也促成了一批龍頭的成長與進化。
3月13日,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港股:平安好醫生,1833.HK,以下簡稱“平安健康”)公布2022年全年業績。2022年,是平安健康自2021年10月宣布進入戰略2.0階段的首個完整年份,其戰略深化成果已然凸顯。2022年,其實現總收入約61.6億元,過去12個月付費用戶數穩健增長至約4300萬。
作為國內大健康產業龍頭,背靠平安生態,平安健康打造的“管理式醫療+家庭醫生會員制+O2O醫療健康服務”模式,顯著貼合了當前國內市場的需求曲線。2023年春暖花開之際,需求涌動、政策號召,平安健康已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潛力股。
2022年,提質增效的旋律響徹各行各業,平安健康戰略深化的過程,也是拔高發展質量的過程。一個最明顯的數據優化說明了這一趨勢——平安健康2022年的毛利率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至27.3%,醫療服務的毛利率提升至36.2%。2022年,平安健康凈虧損同比大幅收窄60.3%至6.1億元。
尤其是醫療服務,其收入占比和毛利額已經連續三個報告期持續提升。這既驗證了平安健康在去年的復雜環境中擁有敏捷應對變化的能力,也說明持續的戰略深化正在將平安健康的經營模型導向更健康的水平。
正如財報當日業績發布會上披露的信息,平安健康2022年下半年業績恢復更為明顯。相信在2023年寬松環境下,它更會有值得期待的表現。
另外,就像前面所說,平安健康的真正看點還是戰略深化2.0的成果。平安健康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方蔚豪談到,要做好中國特色的管理式醫療模式有兩個關鍵要素,第一,代表醫療健康領域的支付方;第二,整合醫療健康資源的供應方。基于這種思路,平安健康“管理式醫療+家庭醫生會員制+O2O醫療健康服務”獨特模式穩健落地。
聚焦管理式醫療模式的優勢,平安健康與平安集團深度協同,通過“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的服務組合共同打造“有溫度的金融”,更好服務于F端與B端客戶。家庭醫生會員制作為其商業模式的樞紐,以“1個家庭醫生+5大專業服務+1個會員健康檔案”為核心構建連貫體驗。同時,線上線下服務網絡繼續拓展,滿足商業模式優化與渠道滲透的綜合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平安健康真正打破了互聯網醫療對實物銷售的路徑依賴,開辟了C端向B端轉向、低頻向高頻遷移、醫療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務的新道路。
數據層面,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平安健康服務企業數累計達到978家,較2021年末增長了458家,企業端付費用戶達到近300萬,已和公司建立合作的大型規模企業客戶的續約率達到近90%。而在供給層面,平安健康合作醫院已擴大至5000+家,合作藥店達22.4萬家,在這組驕傲的數字之上——23個科室、超4.9萬名內外部醫生團隊、19個專病中心,“網”已織就,靜待收獲。
醫療健康賽道是最可靠的永續投資賽道,但更加考驗擇時。時機的關鍵一般在于兩個層面,一是社會趨勢和政策的向上拐點,二就是業務模式與業績的驗證時刻。當前,平安健康一方面身處醫療健康變局,抓牢了政策與需求主線,一方面又凸顯了戰略深化成果,業績優化力度大,這都意味著其α機會突出。其估值有望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臺階式”兌現。
平安健康的模式之所以能順暢落地,離不開它對企業和個人需求的洞察。華泰證券在2月的一份研報中指出,“平安健康憑借持續優化的產品布局以及與母公司的業務協同,將在捕捉金融端和企業端客戶廣泛的醫療保健需求中處于較有利地位”。
其中的“產品布局”和“業務協同”,毫無疑問是捕捉市場機會的抓手。而它們實際上在捕捉用戶對醫療健康需求的縱深化和體系化——近三年社會環境的經歷,讓用戶開始將原本以治病為主要需求的醫療健康消費,轉化為預防、保險、隨訪、健康管理等需求為一體的整合消費,以此對抗潛在的不確定性。
但傳統互聯網醫療模式,對醫療健康各環節的滲透率不足,平安健康則不然。在平安健康的模式中,存在非常突出的“一站式”特色:
平安健康與硅基動感合作,研發了一個“智能硬件”與“健康服務”的血糖儀項目,其客戶通過與平安健康的家庭醫生簽約,可分層獲得問診服務包、主動服務包和控糖訓練營等權益,實現長期延續的血糖管理服務。平安健康的家庭醫生會員制,以O2O模式閉環為抓手,深入用戶健康管理長周期,患者五星好評率和病歷甲級率維持穩定在98%以上。
平安健康面向B端企業打造的“易企健康”2+4企業健管產品體系,兩大核心產品——體檢+和健管+,以及四大定制產品——隨心配、職場健康、智慧醫務室、企業員工福利兌換平臺,基本覆蓋了企業端的需求,因此取得了90%續約率的好成績。
與平安集團深度協同,平安健康升級了與平安壽險共同推出的“臻享RUN”系列服務,不僅實現了醫療健康權益與保單結合,還將在線問診、門診陪診、特色體檢等服務融為一體,且重疾險保單用戶則無需額外付費即可享有醫療健康服務,權益加碼。
平安團體綜合金融管理委員會聯合平安健康推出黑金俱樂部系列產品,大范圍覆蓋健康、亞健康、疾病、慢病等需求場景,并支持家庭成員獲得對應的健康管理服務,其服務深度可見一斑。
可見,平安健康能持續推進戰略深化,正是因為理解了用戶的真實需求,甚至超前滿足用戶的需求,不落入傳統互聯網醫療的路徑依賴。而服務縱深化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又將對平安健康的盈利能力進一步做出改善。
同時,與平安集團的協同除了帶來客戶資源優勢,還能利用集團的科技實力,進一步把AI等技術提供給醫療服務的支持端,在擴大服務規模的同時,提高接待與咨詢能力,輔助更好的醫療決策,并降低業務執行成本。
做深、做精、做細,讓醫療服務對應到個人需求、落實到其需求周期的每個環節,實現徹底的縱深化,以“挖潛增效”為主,靠用戶滿意度推動規模的積極增長。這就是平安健康對市場趨勢的理解。這背后,是一份“以人為本”的服務之心,也是平安健康響應時代需求的體現。
戰略深化以來,平安健康在醫療健康業務上實現了多重突破,但不變的是,始終把醫療健康服務的核心鎖定在人,鎖定在用戶。而傳統互聯網醫療,往往更重視行業視角、商業視角。
例如,平安健康“3+1+3”的戰略全景圖中,家庭醫生會員制這個“1”,串聯著線上線下服務的斷點。平安健康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方蔚豪說,這個樞紐既是商業模式的關鍵,也是為了“使得(用戶)就醫不再難、不再煩”。當用戶感受到一個完整、深度的醫療健康服務鏈如何改善生活,就會更有動力選擇合適的商業服務。
南都灣財社在《后疫情時代家庭醫生趨勢洞察報告》白皮書中指出,超過6成受訪者表示有家庭成員簽約過線上家庭醫生,近9成受訪者愿意為家人開通此類服務。
兩會時期,人大代表、陜西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級主任醫師壽錫凌提到,應大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家庭醫生真正成為居民健康第一“守門人”。平安健康的服務,能和來自公共體系的醫療服務形成很好的協同,共同為用戶筑牢健康防線。在這種內生需求的支持下,平安健康的增長會更有質量,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更小。
另一方面,平安健康在過去三年也廣泛提供了科普活動、問診服務等醫療健康支持,展示了自己對社會價值的關注,以人為本的初心。
事實上,平安健康已連續兩年榮獲明晟(MSCI)ESG評級A級,代表市場對其管理、戰略目標與社會價值的多維度認可。
目前,這些因素正在成為企業估值計價的潛在重點,因為其代表了企業適應社會發展趨勢的一層能力。平安健康的潛力不只在于業務,也在于更多與社會發展同頻。在永續賽道的投資邏輯中,能否獲得這份認可十分重要,而平安健康自出發便已構建了自己的優勢。
2023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順應健康市場的趨勢,從治“已病”到防“未病”,開始審視自己的醫療健康服務需求,選擇合適的提供者。企業也將重新探索把健康福利更好地落實到服務上。平安健康抓住的α因子具有特殊的確定性,這是其滾雪球之路最好的推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161-0.html獨辟蹊徑,平安健康的戰略深化成果浮出水面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醫美人,花最多的錢,上最狠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