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編輯:楊夏
8月30日,胡潤研究院正式對外發布《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在當天下午出席“2022全球獨角獸CEO大會”的“生物醫藥”平行論壇時提到一組數據,今年上半年,大健康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將近140家,占比超過10%,是涌現獨角獸數量排行第三的行業。
疫情之下,醫療服務健康產業發生巨變,“互聯網+醫療”的模式已經成為時下潮流。《每日經濟新聞》在“生物醫藥”平行論壇現場獲悉,“互聯網醫療的應用現狀”成為論壇關注的焦點之一。
方舟健客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謝方敏表示,他看好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前景。這個行業的最大問題就是商業模式問題,中國企業有望把模式跑通。不過,也有業界和投資界人士對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前景持相對保守的意見。軟銀中國資本合伙人劉纓就說到,“反正我們投的移動醫療(項目)都不怎么行。”不過她同時表示,互聯網醫療的確促進了醫療效率的提升。
平行論壇的圓桌論壇環節,嘉賓共話醫療行業新變革。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鵬麗 攝
8月30日下午,來自醫療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及投資機構同場探討了中國互聯網醫療的發展。
圓心科技集團聯席總裁羅東滔出席“2022全球獨角獸CEO大會”的“生物醫藥”平行論壇并發表主題講話稱,“互聯網+醫療”時代下,醫院原有業務向院外線上遷移,帶來了支付結構的多元化、診藥渠道分離,以及醫患連接方式的革新。
京東健康(HK06618,股價54.65港元,市值1737億港元)此前在招股書預測,到2030年,非實體互聯網醫院占比有望提升至80%;實體互聯網醫院數量有望超過11萬家。
謝方敏表示,“某種程度來看,疫情改變了醫療狀態。未來十年,行業的趨勢是,越來越多人愿意上線掛號,進行輕問診。”他堅定認為,互聯網醫療與實體醫院會是相互補充的關系,“我們判斷這個行業會繼續發展。”
劉纓則從醫療投資的視角講述了投資界對互聯網醫療的觀點。她也肯定了互聯網醫療所帶來的醫療效率提升。
艾派(廣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裁梁生虎提到,近日亞馬遜對外宣布關閉遠程護理服務Amazon Care,這似乎對外傳遞了一些負面信號。
記者了解到,亞馬遜一直致力在美國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診療系統,8月29日亞馬遜對外宣布即將關閉遠程護理服務Amazon Care,這讓外界對于互聯網到底能多大程度撼動醫療行業再生疑慮。
劉纓提到,“反正我們投的移動醫療(項目)都不怎么行。”不過她同時強調,“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我們在移動醫療上投了這么多錢,不能說它是失敗的。”
海南德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楊子江稱,從醫藥投資的角度來看,現在不管是“互聯網+醫療”還是“醫療+互聯網”,都還沒有看到成熟的模式。“但是,作為投資機構,我們對各種商業和業態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興趣。”
謝方敏則認為,互聯網醫療的問診數、檢測數和買藥數都是上升的。它遇到最大問題是商業模式問題。現在的主流模式是藥品交易。“但是,受藥品集采影響,藥品毛利率急劇下降。在互聯網醫療上,由于醫院價格下降,導致互聯網醫療的藥品毛利率空間也在下降。未來只有規模非常大的互聯網醫療公司才能靠賣藥活下去。規模稍微單一一點的話,其實很難。”
據了解,方舟健客集團是從醫藥電商逐步發展成為互聯網醫院平臺,目前運營模式是分專科進行慢病管理。謝方敏提到,中國的互聯網醫療公司需要攜手藥企,一起投入來形成閉環。“前提就是大家能達成共識,(藥品交易)這個模式在中國是行得通的。”
每日經濟新聞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072-0.html互聯網醫療的模式(互聯網醫療之辯:盈利模式仍是終極“難題”移動醫療行業真的難以撼動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