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臺已經發布了 11 年的老舊混動車型,在各種預告圖和傳言滿天飛了好久之后,終于是發布換代車型了。順便還占據了幾乎所有汽車新聞和媒體的頭版頭條。
它就是人稱新一代馬王的,法拉利 La Ferrari 的繼任車型 F80 。
繼半個月以前邁凱倫的 W1 之后,上古三幻神( 法拉利拉法、邁凱倫 P1 、保時捷 918 )里的又一臺車完成了換代,也把壓力給到了保時捷。
要是 Mission X 概念車再不量產,當年 918 的三神地位,很可能要被近瘋狂刷圈,已經成了紐北速量產的奔馳 AMG ONE 取代了。
說回 F80 ,法拉利作為超級跑車領域技術能力和品牌價值都拉滿的老大哥,此前的幾乎所有車型,甚至包括入門的 Roma 和 296 GTB ,在發布的時候能得到的評價都是非常一致的。
那就是:woc , 不愧是法拉利啊。
可當 F80 發布后,對比 11 年前拉法發布大伙的那種熱烈和震撼,甭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車迷兄弟,對這個新馬王的評價似乎都非常模棱兩可,不太有那種燃起來的感覺。
我呢作為一個法拉利的精神股東,在愛丁堡和墨西哥也曾擁有過幾十臺不同年份的法拉利,對窩法的感情可以說是從小培養到大。
可當我第一眼看到 F80 的時候,即便知道它 799 臺的配額已經賣完,也知道它的起售價格已經飆到了 310 萬美刀( 拉法當年的起售價僅為 140 萬美刀 ),但還是沒忍住皺緊了眉頭。
就總感覺,這車有哪里怪怪的。
那么,到底是哪里怪呢?
可以確定的是,在技術能力上,窩法作為今年勒芒 24 小時拉力賽的冠軍,還是一如既往的走在了整個汽車工業的前面。
甭管是動力系統、懸架結構還是空氣動力學,在 F80 身上是一個比一個逆天,也讓它成了迄今為止動態性能強的法拉利旗艦。
就拿對超跑重要的動力系統來說啊,這回 F80 和許多其他的旗艦跑車一樣,都用上了紙面數據賊猛的混合動力系統:
發動機,是自家勒芒賽車 499P 同款的 3.0T 雙渦輪 V6 發動機,代號 F163CF 。
我知道大伙要開始吐槽了啊,不是哥們你個旗艦車型咋用上 V6 了?可是單論數據,這臺 “ 小排量發動機 ” 900 匹馬力、 850 牛 · 米的輸出可是要超過一票 12 缸的車型的。
甚至包括自家旗艦 GT 跑車 12 Cilindri 上那臺, “ 僅有 ” 830 匹馬力的自吸 V12 。
氣缸夾角 120 °,讓這臺發動機變得更寬更平,能降低重心,也能給上面兩個巨大的電子渦輪騰出空間。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連接用上了尺寸更小的飛輪,并且在豎向上還有一個 1.3 °的夾角,同樣也能降低重心,還不會影響底盤上的空氣動力學結構。
電機部分, F80 全車一共有 3 臺電機,前軸一個雙電機總成,后軸的電機則是 F1 同款的 MGU-K 電機,負責啟動發動機、提高發動機的扭矩輸出、還可以用動能回收給那塊容量很小,但是性能很強的小電池充電( 2.3 度容量,高輸出功率有 242kW )。
三個電機全都是由法拉利自己研發,合在一起能帶來 300 匹的馬力提升,加上 900 匹的發動機, F80 的系統綜合馬力輸出沖到了 1200 匹。
要是擱幾年以前,看到 1200 匹這個數我絕對能臥槽一整天。但現在是 2024 年,同樣是混動的仰望 U8 、 U9 也一千多匹是吧, F80 這個價都能買一個車隊的仰望了,這馬王也就一般呢是吧!
實則,不然。
畢竟想要跑得快,光是馬力大可不行,那大卡車馬力多大是吧。馬力推重比還得夠小,也就是車子還得夠輕才行。也因此, F80 這回在輕量化上做的工作也是略顯逆天的。
就比如碳纖維的單體殼座艙,也就是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把底盤和車頂都包起來,保證強度也能足夠輕便。后副車架的材料同樣也是碳纖維,還特別設計了一個復雜又好看的加強結構來保證強度。
前后的鋁合金副車架通過更輕的鈦合金螺絲跟車身連接,后懸部分和布加迪陀飛輪類似,也采用了 3D 打印的鏤空擺臂來減重。
逆天的是, F80 為了做偷輕,車里的座椅都從常規的兩個減少到了一個半( 法拉利叫它 1+ 模式 )。
副駕說是有座椅但其實就是直接坐在了車身上,單走一個 6 。
減肥的結果,是 F80 的干重降到了只有 1525kg ,相比前任拉法減少了 5% 的重量。自然而然呢, 0-100km/h 的加速時間也從原先的 2.7 秒直接提升到了 2.15 秒,幾乎和頂尖的高性能純電車型在同一水平。
然后就是和動態有關的技術了,懸架部分, F80 用上了之前在 Purosangue 上首發的主動懸架系統,每個車輪都配了一個 48V 電機,用來實時調節懸架的阻尼。
更新的軟件算法,在之前實時估算車身側滑角( 誤差小于 1 ° )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個質心速度( 誤差小于 1 公里 / 小時 )的估算功能,可以給牽引力控制這種動態控制系統提供更精準的數據。讓買了 F80 的差友們在賽道里怎么踩,都不會打滑,上限賊高。
主動的空氣動力學系統,除了常見的平整的底盤、導流槽 + 擴散器、以及車身前后各種夸張的結構以外, F80 在前杠下方增加了一個可以主動開啟的導流板.
車后的主動尾翼也從拉法上那個意思意思的小玩意,變成了面積巨大、液壓撐桿超級粗壯的主動式大尾翼。
250 公里時速的時候,這個尾翼可以給 F80 產生 1.05 噸的下壓力。比邁凱倫 W1 還高出 50 公斤。而且很搞的是,這個尾翼的支撐桿真的超級粗超級長,感覺都能伸到天上去了。。。
上面這些所有加起來, F80 在法拉利自家的 Fiorano 賽道上竟然可以跑出 1 分 15 秒的成績,比 SF90 XX 這臺賽道版車型還能快上 1 秒,僅次于各種 F1 車型還有拉法的純賽道版本 FXX K 。
可以說是快到飛起。
所以啊,至少從技術這個角度看, F80 毫無疑問是歷代馬王里頭性能爆炸、賽道成績好的那個。可即使是這樣人們對它的評價也還是一言難盡,那問題一定是出在跟硬件技術沒有關系的地方。
在我看來, F80 大的問題和之前的奔馳混動 C63s 是一樣的,那就是它失去了一臺頂級旗艦車型的重要的立身之本:美學,以及在性能數據之外,技術能夠給人帶來的情緒價值。
先說設計啊,在我的理解里,法拉利的設計水準幾十年以來一直都是走在所有人的前面的。總能做出意料之外的線條和形面,即使在幾十年后回頭看也不會有任何過時的感覺。
這一點在它們自家的 Incona 車型,也就是那個高級的限量車系上依舊有著保留,甭管是早的 SP1 、 SP2 還是更激進的 SP3 也都有這種感覺。
可從 812 Superfast 的繼任車型 12 Cilindri 開始,也不知道法拉利是為了順應現在的復古潮流,還是真就覺得 365GTB/4 這臺車真就代表了法拉利設計語言的精髓,就非得在新車上體現出長條燈 + 直線曲線混用的元素。
用就算了,還非整一些細碎的小結構搞得線條都支離破碎的。
這也導致了 F80 每個部分的設計連續性非常差,單看車頭、車尾和側面,壓根就不像是一個設計團隊做出來的。
網友們對 F80 的評價我覺得非常中肯,那就是像樂高。
要說情緒價值那就更是了,在用了 3.0T 雙渦輪 + 三電機混動以后,人們當然知道這臺車的賽道成績不會差。可旗艦超跑的重點,真的是在賽道上有多快嗎?
當然不是。
我覺得前一陣布加迪的新旗艦陀飛輪,以及這臺車的推動者 Mate Rimac 對旗艦超跑的理解就非常精辟,那就是快不是問題,但一定不能是為快而快,要快得優雅。
所以在布加迪的新車陀飛輪上,我們雖然也能看到強大的電驅系統,但絕對少不了一臺自然吸氣的 V 型 16 缸發動機。還有無數看著沒啥意義,但形式感和設計感都很足的細節。
反觀采用了 3.0T 雙渦輪發動機的 F80 ,雖然升功率很高、發動機的輕量化很棒,但就像在歐洲完全沒有人買單的混動奔馳 C63s 一樣,這就是一種為快而快,而忽略了多缸與大排量發動機對于燃油車附加價值的行為。
一切都是為了速度和效率,但這一點都不法拉利。
詹姆斯 · 梅當年一句 “ Nurbergring ruins cars ( 跑紐北會毀了一臺車 ) ” ,含金量還在上升。F80 確實是一臺賽道機器,但也確實變得泯然眾人,無法讓人覺得驚艷了。
當然了,我嘛就算搬磚個幾百年也絕對買不起就算歷史上任何一臺馬王。
F80 在發布前就已經把 799 臺全部賣出、法拉利的股價在 F80 發布之后迎來了上升也說明,真正的客戶以及資本市場,對窩法未來的品牌價值依舊非常看好。
而這讓我難過的地方。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7-5096-0.html法拉利憋了11年的新車 說實話有點讓人失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