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福特推出第一代Mustang野馬跑車。從那之后,美式肌肉車逐漸走向市場。
如今,第六代野馬在國內的路上依然常見。而就在前段時間,福特把第七代野馬的中規版本車型帶到了國內市場。
虎嗅汽車受邀參加了新車的賽道試駕和漂移體驗,筆者在深度體驗后大的感觸就是:燃油車的駕駛魅力始終無法被取代。
在這個產品高度同質化的汽車市場,一款依然保留個性和棱角的產品,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又在哪?筆者用實際體驗得出了一些結論。
自吸+大排量+V8,意味著什么?
電動車大行其道的今天,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一路下行。但關于駕駛樂趣這件事,燃油車永遠不會被取代,這也是為什么F1的收視率和影響力,一直能壓制Formule E電動方程式比賽。
電動車與燃油車,前者越來越呈現出工具化的屬性,而后者則向玩具屬性進化。
福特野馬就是這么一款跑車,這次的賽道試駕活動準備了2.3T 和 5.0 V8 Darkhorse兩個版本車型。
更低的入門價格,一定會讓2.3T車型成為主力,但自吸V8如此稀缺的當下,筆者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5.0 V8車型。
即便是戴著非常厚重的頭盔,啟動后,坐在主駕位置上還是能聽見V8發動機低沉的煮水聲。
圖片來源:虎嗅汽車拍攝
大直道上地板油加速,收油入彎前重剎制動,燃油車輕盈靈動的賽道表現,是2噸多的純電動車怎么也給不到的感覺。
連續彎道時,感受底盤和懸掛的支撐,配合車身的重心轉移,去調整油門和方向盤,這時候才能明白什么是人車溝通感。
而且,機械手剎非常好用,這個反電氣化的配置,沒有哪個男性駕駛者會拒絕。
封閉場地里漂移可能是小眾場景,每天通勤遇到紅燈時,右手拉起手剎的儀式感,才是有駕駛參與感的瞬間。
不拘小節換來更低門檻
駕駛體驗是一款跑車的精髓,但造型設計同樣是客戶群體是否下單的重要因素。從前臉和側面姿態來看,如果不是鐵桿粉絲,很難把第七代野馬和第六代車型區分清楚。
兩者大的差異是在尾燈,新款野馬把經典的三條尾燈燈組做了一個折線造型,更犀利且年輕了一些。整體姿態變化不大,類似保時捷991和992的差異。
現場的一位野馬車主告訴筆者:福特野馬和保時捷911其實代表了美國和德國兩個汽車文化下的精神圖騰。就像保時捷911一樣,福特野馬前后七代車型,始終沒有脫離過去的設計語言和思路,因為經典車型不允許你在設計上犯大錯。
而在內飾設計上,筆者必須承認:這不是福特野馬的強項,更不是美系車的強項。坦率地講:追求內飾設計出彩和用料考究的潛在用戶,奔馳和保時捷是更好的選擇。
在筆者看來,歐洲車更像是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詹姆斯邦德,優雅從容的歐洲紳士,一身西裝風度翩翩。
而福特野馬這樣的美系肌肉車,走的則是布拉德皮特路線,熱情洋溢的加州男孩,一身運動服,活力滿滿不乏激情。
雖然不如歐洲跑車那么精致,但對于福特野馬的真實車主來說,保證駕駛體驗的基礎上,用更低的入門門檻換來一輛有歷史、有故事、還算拉風的美系老牌跑車,是值得的。
這一回,福特還第一次把軟頂敞篷版本的車型也帶到了國內市場。2.3T的硬頂、軟頂敞篷售價分別為38.98萬和43.98萬元。
跑車市場有趣的一點,就是每款車型都性格分明,這也就決定了細分市場其實不存在絕對競品。
這個價格帶附近,追求精致小資的用戶適合馬自達MX-5,預算如果高一些可以把寶馬Z4收入囊中,而雄性荷爾蒙更爆棚的人群,其實就是福特野馬的核心受眾群體了。
圖片來源:福特官網
至于72.5萬元的5.0 V8 Darkhorse,80萬以內的大排量V8性價比絕對突出。但到了這個價位的用戶,購買決策鏈路中,品牌力絕對要占相當大的比重。
這也就決定了,這款稀缺的5.0 V8車型更多會成為野馬的圖騰。新一代的福特野馬,走量的一定還是2.3T車型。
后,結尾也想回答一下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電車當道,產品同質化的今天,福特野馬還在更新的意義是什么?
筆者認為:汽車市場依然需要一款具備歷史傳承的燃油跑車,時刻來提醒大家:駕駛是件嚴肅但又不失樂趣的事情。
而實現這個愿望,不一定每個人都要重金買一臺保時捷911。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買一輛同樣歷史悠久、不乏故事的美系經典跑車,是現實生活里更容易做到的事情。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7-3967-0.html電動車當道下 依然有些燃油車無法被取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