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年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正加快發行。
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7月14日財政部成功發行了兩期合計123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其中,超長期特別國債(四期)實際發行規模為400億元,債券期限為20年,票面利率為1.92%;超長期特別國債(五期)實際發行規模為830億元,債券期限為30年,票面利率為1.90%。
目前官方并未披露上述兩期合計123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具體用途。不過根據財政部公開的信息,上述2只超長期特別國債(四期)的發行時間較此前計劃提前了10天。另外9月份也有三只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時間提前。
而這背后正是落實中央部署,加快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從而更好地穩投資、促消費、穩經濟。
不同于普通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是應對當前復雜內外形勢下的特殊性舉措,資金專門用于“兩重”(即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建設和“兩新”(即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期限一般在20年至50年。2024年中國發行了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則增至1.3萬億元。
根據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等安排,2025年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中,8000億元支持“兩重建設”,重點支持基礎研究能力提升、未來產業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大中型灌區新建改造及大中型引調水和大中型水庫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高等教育提質升級、城市地下管網管廊建設改造等方面任務。另外,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下稱國補),2000億元支持設備更新。
根據公開發債數據,截至7月14日,財政部實際發行了678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目前剩余622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待發行。根據財政部發債計劃,7月24日至9月19日將有9只超長期特別國債待發行。
在“兩重”建設項目安排方面,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數據,7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下達完畢,支持1459個項目,涉及長江流域生態修復、長江沿線重大交通基礎設施、西部陸海新通道、高標準農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網、“三北”工程、醫院病房改造等重點領域。
在“兩新”領域方面,6月下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公開數據顯示,在設備更新方面,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力度為2000億元,第1批約1730億元資金,已按照“地方審核、國家復核”的原則,安排到16個領域約7500個項目,第2批資金正在同步開展項目審核篩選。
而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在6月下旬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力度為3000億元,前2批共1620億元資金已按計劃分別于1月、4月下達,將在7月下達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
6月份以來廣西、新疆等一些地方部分品類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額度由于即將用完,因此暫停了部分品類國補。而隨著上述7月份第三批國補資金額度下達至地方,以及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快發行,專家預計國補將持續。
李超表示,下一步將協調有關方面,堅持更加注重“時序性”和“均衡性”的原則,分領域制定落實到每月、每周的“國補”資金使用計劃,保障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全年有序實施。
第一財經記者實地調研發現,消費品以舊換新讓消費者直接獲益,同時也帶動了不少商家、廠家業績增長,激發了消費活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26日)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額超過1.4萬億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效持續顯現,帶動了居民消費潛力釋放,相關商品銷售快速增長。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3%、33%、30.5%、25.6%,合計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個百分點,比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5910-0.html財政部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在7月下達第三批以舊換新資金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東北迎來強勢高溫,空調銷量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