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今年以來正成為現象級熱點。作為智能應用終端較多的家電行業,已經有不少大家電企業官宣接入。在廚電板塊,作為行業龍頭的老板和方太,已經積極行動起來。
2月19日,老板電器對外官宣已經接入DeepSeek深度思考模型,并已啟動內測。目前,已經完成私有化部署,與自研AI烹飪“食神”大模型實現深度融合,加速AI烹飪場景應用的大規模落地。
同日,方太集團相關技術負責人也明確對本網表示,方太也已經積極落地接入計劃。作為擁有“全球首個AI健康烹飪系統”――Healthy CookingGPT膳食大模型的方太,也希望通過DeepSeek的接入,為其高端全場景廚電戰略助力。
那么問題來了,老板、方太接入DeepSeek,因其本身就有自研大模型,可借助DeepSeek的深度思考能力再進一步。對更多的廚電而言,這一波DeepSeek的風潮,到底是跟還是不跟?
看看DeepSeek自己怎么說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交給DeepSeek來回答。給DeepSeek的第一個問題比較寬泛,“廚電行業有必要接入DeepSeek嗎”?
DeepSeek分別從必要性、適應場景和潛在價值上給出了答案。答案給的也較為詳盡,總結起來就是,接入DeepSeek,在增強產品智能功能、推動服務升級、提升用戶體驗、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和運營效率等方面,有較為明顯的助力作用。
DeepSeek尤其強調了適應廚電的場景:
答案中比較有趣的一條理由是,“如果競爭對手已經采用了類似技術,接入深度求索可能是保持市場競爭力的必要舉措”(如下圖)。同時,答案也客觀指出,對一些數字化水平本身較低的企業而言,是否選擇接入,應該慎重對待(如下圖):
最后,DeepSeek也算是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對企業規模較小、資源有限、對智能化要求不高、本身數字化基礎較弱的企業,不必接入:
看看廚電企業怎么說?
行業中的方太、老板,已經用行動給出了答案,不再贅述。在筆者的朋友圈,更多的廚電業內人士展示了對DeepSeek的濃厚興趣。不少企業甚至在官方微信號上,用自己與DeepSeek的對話。但不論是實質性的舉動,還是追熱點式的玩法,企業對DeepSeek的熱情度明顯較高。
實際上,付諸行動和追熱點式的玩法,根本區別在于企業各自的智能化基礎以及預算情況。企業如部署滿血版DeepSeek模型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這其中,企業級部署需承擔GPU(圖形處理器)費用、國產替代芯片費用并考慮到多用戶并發的壓力,“預計要有400-500萬元的硬件投入”(知乎高分答案,筆者注)。而接入DeepSeek之后,“模型的微調、專業團隊的適配,都是一筆不小開支。沒有足夠的投喂和訓練,即便接入DeepSeek,也難以發揮效力”,浙江一位廚電企業品牌經理說道,“目前還是湊熱鬧的心態比較多”。
看看智能廚電未來前景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智能家電正式邁入市場啟動期,一大批智能硬件脫穎而出。2018年,邁入高速發展期。不少家電企業的智能家居平臺、智能服務平臺搭建完成從而實現了單品智能向家電互聯互通的跨越,產業鏈逐步完備。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數據,2023年國內智能家電市場規模達3967億元,2024年保守統計超過4200億元。而2024年,公開數據顯示國內家電零售額約9000億元。兩相對比,智能家電的占比已經接近一半。
拋開單品價值不論,廚電板塊是家居場景中最多電器的提供者,也是近年來“廚房中心”代替“客廳中心”話題的策動者,理應更為積極地面對這場AI大潮。須知道,這次以DeepSeek為代表的大模型卷地而來,其作用并非僅僅體現在加強家電單品的互聯互通、人機對話等基礎層面。如運用得當,這場賦能可以深入到企業運營每個環節。
一個巧合的事實是,2018春節期間,抖音突然爆火,日活人數由3000萬到7000萬的暴增。這一次同是春節期間,DeepSeek由1月20號發布到2月1日,日活用戶突破3000萬僅用11天,全球用戶破億,僅用18天。前者的爆紅曾改寫了家電行業當時剛剛迭代的渠道格局,而如今DeepSeek掀起的大模型熱(包括豆包、kimi等),其解構能力和建設能力顯然有目共睹。
如同DeepSeek給出的回答,筆者也更無意販賣焦慮:是否需要深度接入DeepSeek,各個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根據自身情況。同時,我們的用戶是否會在廚房的場景下依賴DeepSeek等智能功能也有待時日。
但是積極擁抱AI浪潮、善于使用AI工具,是任何廚電企業都應該要邁出的步伐,因為誰都能體會到這種趨勢的勢不可擋。當然,如果志在硬件提供商或未來的代工廠,則另當別論。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4533-0.htmlDeepSeek與廚電融合,智能廚電提供多元化家居場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