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中國電視銷量為5000多萬臺,而這一數字到了2023年時只有3700萬臺。五年時間中國電視銷量縮水1300萬臺。對于承擔全球75%電視機制造的這個電視廠商來說,電視產品的未來發展是最令人關心的話題。
9月6日,從事電視行業二三十年,見證了我國電視產業的發展與變革的兩位專家――海信視像首席科學家劉衛東以及BOE(京東方)高級副總裁王閏企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都表達了相同看法:無需擔憂,電視行業未來仍然可期。
電視的增長點在哪里?
大屏化是電視行業確定的增長趨勢。王閏企表示,從2020年到2024年,國內電視尺寸從接近50寸的平均尺寸,增長到今年的超過60寸,每年大概漲2英寸。每年增加1英寸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這相當于需要一條產能為150K的8.5代面板產線來對應增加尺寸需求。
王閏企指出,在大尺寸趨勢下,預計電視產品需求面積每年增長6%左右。2024年,電視的銷售面積將達到1.5億平方米,此后每年,電視的銷售面積將有1000萬平米的增長可能。
海信視像首席科學家劉衛東則從市場基數方面對電視產業未來發展抱有積極看法。
劉衛東認為,一方面,我國對于電視產品的內需潛力還很大。他舉例說,美國人口3億多,其電視銷售量在4000多萬臺。我國有14億人口,基數更大,隨著我國居民住房條件逐步改善,可以預計,未來國內電視市場的極限年銷售量有望達到1億臺。另一方面,如果將視野放在全球范圍,那么我國電視廠商也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他指出,現在全球人口大概70億,而非洲、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人口仍在增長。目前,這些地區的電視產品的平均尺寸還很小,與我國電視的尺寸超過60英寸相比,還有約一倍的增長空間。因此,全球未來市場的新增空間更大。
此外,消費者對高清畫質需求的提升也將帶動電視的成長。
王閏企指出,現在,我國4K電視雖然基本普及,但8K電視卻方興未艾,在電視產品從4K向8K轉化過渡的過程中,對市場將產生更多驅動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市場上,4K電視遠遠還沒有飽和,2K電視的占比也還不到50%,因此,超高清電視仍然存在巨大增長空間。
“電視這個行業已經發展約120年,可以很確定地講,即便是50年后的未來,電視也不會消失。或許它當時已經不叫電視這個名字,抑或它的未來形態會有較大變化,但是人們對于大屏顯示的需求是不會消失的。”王閏企說道。
責任編輯:谷月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3217-0.html中國電視市場銷量縮水,未來如何發展成關注點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家電內銷增速走弱,白電表現較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