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爭的事實,最近2年以來,頭部家電企業正在悄悄推高線下實體門店的合作門檻。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考核門店經營者的年齡、思路和理念。
賀揚||撰寫
不是家電實體門店的業態和模式出問題了,沒前途了,而是很多經營實體門店的老板們,要出局了;
不是家電實體門店的門檻降低了或者沒有了,而是很多品牌家電企業對于門店合作商家的隱形門檻越來越高了;
不是高門檻或者一定的門檻阻擋了眾多經銷商和鄉鎮門店的活路與機會,而是一定的門檻保護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
最近3、5年以來,聚焦家電行業的大量線下實體門店,不少企業和電商巨頭,一直在努力尋找并重構其商業新動能,市場上也出現了大量的解讀和分析,其中不乏誤導、誤解和誤讀。對此,家電圈認為,在家電廠商重構線下實體門店之際,眾多家電實體門店的經營者們也需要重構自身的認知和判斷。
眾多的家電線下實體門店,當前不是沒有生意,也不是沒有商業奔頭,而是一部分實體門店的操盤者們,沒有“順應變化”適應多變的競爭格局和未知挑戰,還是自身的心理、心態和能力沒有“與時俱進”。很多家電實體店老板這2年的苦和難,其實是“收入未達預期”和“競爭遠超預期”。比如,貨不好賣,錢賺得少了,但團隊和人員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卻越來越多了;
對于線下門店的轉型和未來,要么是一幫人太著急,總想著“今天開店、明天就賺錢、后天就能收回成本,然后就一直持續盈利”;要么是一幫人什么都不管,也不想管,天真地認為加盟了哪個品牌的專賣店,或者成為哪個電商的加盟店,前期投點錢后期就能“坐在店里直接收錢”了。卻不知道,不管是快消品還是耐用消費品,實體門店的價值、地位和功能都不容置疑,成敗的關鍵是經營者的耐心耐力和細心細致。實體門店一定是能賺錢的,但也一定考驗經營者的學習能力和堅守能力。
線下實體門店在家電行業到底有沒有未來,未來又能靠什么活著,到底又能拼什么?很多家電人的意見和態度就是,電商內卷不除,家電實體門店沒有未來。其實,實體門店的商業形態不只是出現的時間更早,而且商業價值高,根本不用擔心被電商網店取代。只是一些“缺少思路”和“不求上進”的實體門店經銷商,必然面臨著出局的那一天。因為,這個商業的社會,從來沒有破產的行業,只有活不下去的企業和商家。所以,與其反思實體門店的模式問題,不如多反思自己的能力和手段問題。
一個很多實體門店老板們不愿意正視,卻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就是海爾、美的、格力,以及京東、天貓,如今對于旗下專賣店、體驗店和形象店的招募門檻,穩步提升。這種門檻不是簡單的“資金、規模、商業影響力”,而是門店老板的年齡、思路和經營用戶的能力。因為,不具備賣貨能力、不具備經營用戶需求能力的門店,對于品牌家電企業和電商來說,是沒有太多的商業價值,即使是短期為了出貨吸引了一些商家的加盟,最終還是會“分手”并鬧僵。
最近幾年來,一大批品牌家電企業對于商家招募和門店運營者的要求,都是在穩步提升的,可以說是“隱形壁壘”高于“顯形壁壘”。不是有錢有權的經銷商就能加盟品牌企業并賺到錢,一定是要具備“一技之長”的商家,特別是愿意跟用戶打交道,能找到用戶,而且能持續經營用戶的商家,才是主流家電廠商要重點爭取的資源。所以,眾多商家們,千萬不要再抱怨實體門店沒生意,也不要抱怨電商內卷品牌家電企業偏心了,還是想想自己的實力能否贏得合作伙伴尊重。
最后,任何行業都是有門檻的,參與任何行業的市場爭奪和商業蛋糕瓜分,無論是工廠,還是商家都會面臨各種“有形的門檻”和“無形的門檻”。有形的門檻是資金、團隊、策略和手段;無形的門檻則是政策、理念和思路。門檻存在的價值,不是要淘汰一批廠商,而是為了追求相對的市場競爭公平,讓一批想靠投機、忽悠甚至欺騙都能在市場上賺錢的廠商“知難而退”。千萬不要天真地認為,沒有競爭門檻的行業,企業和商家才能獲得更好發展。相反,沒有門檻的行業,市場一定會出現“魚龍混雜”甚至“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競爭局面。
最近幾年來,關于家電行業眾多實體門店的生存、發展和未來,外界有不少的誤解、誤讀。甚至一些業內人士為了趁熱點,也會故意扭曲事實、帶節奏。但是,這些都無法改變實體門店在家電行業的地位、價值和影響力,真正能笑在最后、贏在最后的家電門店,一定是老板的能力、見識與視野,及格局。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2838-0.html競爭格局多元化,家電廠商提高實體店合作門檻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清涼消費”火爆,黑龍江家電銷售迎來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