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某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幾年里,我國電視開機率已經從70%下降到了不足30%。
越來越多人少看電視,已經成為一種肉眼可見的社會趨勢――那么,隨著電子消費品的風起云涌,電視機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被淘汰的電子產品呢?
曾經如日中天的電視機
其實,電視機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先后出現了機械掃描電視、電子電視、晶體管電視、數字電視、智能電視等。其中,彩色電視機的出現,將電視帶入了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
在美國,195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視節目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集團(CBS)播放,時長四小時。居住在紐約、巴爾的摩、費城、波士頓和華盛頓的居民都能看到這一節目――這次播出標志著彩色電視時代的開始。
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這段時間,電視在美國社會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消遣方式。無論是為了獲取信息還是進行休閑娛樂,電視都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彩色電視機的深入民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也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
那時候,電視節目十分有限,電視頻道屈指可數,電視臺通常在晚間10點后就停止節目播出,電視停播前播放的結束曲,成為一家人互道晚安、上床睡覺的信號。
一些大型賽事如女排世界杯,或者經典電視劇《上海灘》《射雕英雄傳》等,成為了全家老小和社區街道的集體盛事,大家一起聚攏在某臺電視機旁,觀看這些節目,一起喝彩或歡呼,并引申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IC photo / 圖)
電視機是下一個被淘汰的產品?
到了90年代,電視機更加地普及化,從大城市進入了縣城和鄉村,幾乎全民普及。同時也帶來了錄像機、VCD、DVD、游戲機等與電視機相伴相生的時光。走親戚、家庭間聚會時,小孩們圍坐在一起玩游戲或看碟,成為最流行的玩樂方式。
不過,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從家庭有了撥號上網開始,年輕人就從看碟看電視的注意力中逐漸轉移了出來,開始在互聯網尋求新的信息和娛樂,傳統電視機的使用也逐漸迎來了轉折。
一些與電視機一起迎來輝煌的電子消費產品,如DVD機、VCD機、錄像機、收音機等,幾乎已經被淘汰,其功能在被手機、電腦、平板等取代,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除此之外,電子消費品淘汰的浪潮也席卷了MP3、數碼相機、電子閱讀器等產品。這些產品在迎來了短暫的熱浪后,已開始逐步淡出。有的逐漸減產,有的已經難尋新品。
如今的電視機,盡管仍在客廳中穩居其位,受眾和觀看時間也已大大縮減。一項有7.8萬人參與的網絡投票結果顯示,近50%的人很久都不看一次電視。有網友表示,“家里的電視都是老人在看,自己很少看電視。”還有網友開玩笑道:“不是電視不想開,是電視會員開不起。”
對于年輕人來說,由于其位置固定、單向傳播等劣勢,對于隨時想要獲取信息的年輕人,已不是那么友好。并且,隨著碎片化信息時代和短視頻的興起,年輕人更熱衷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獲取內容并實時互動。因此,電視機是否被淘汰,也和其他電子產品的討論,一起被推上了熱搜。
不過,電視依然在屏幕尺寸、傳播和交互等方面,保持著一定優勢。一方面,大屏幕更適合老年人的視力和觀賞習慣,也適合喜歡在客廳玩耍的兒童。另一方面,智能化時代,隨著各種技術的運用,新型電視將演變出與傳統電視不同的新功能。
未來的電視演變趨勢
當前,隨著新技術的出現,電視在屏幕、移動、形態、內容和交互方式方面都正在發生改變。
例如,無屏電視,也就是現在成熟的投影電視。通過投影技術將畫面投影到任何白墻等類似幕布的載體上進行觀看。這種方式在屏幕大小上可以擺脫對液晶屏幕尺寸的限制,也可以移動安裝,在客廳、臥室等地方,更自由地觀看。
另外,還有超薄的壁紙式電視。它通過超薄無縫貼墻的設計,使得電視可以像壁紙一樣融入到室內裝飾中。
例如,某品牌的壁紙電視A7D Pro系列的機身最薄處為39.9mm,實現了機身與墻面的真正“零距離”貼合,提升了整體家居美感。其他如另一品牌的柔性OLED電視,也可以整個將屏幕卷起來,收納到具備音箱功能的底座內。
這些形態上的改變,都讓電視演化出了觀看內容節目外的新型功能,如成為沉浸式小型電影院或一幅可隱藏可收納的精美的家居油畫。
在內容和交互方面,現在的電視已具備一定的交互功能,譬如語音交互和人臉識別。其他的如通過旋轉屏幕來適應豎屏觀看的小視頻等不同使用場景的電視業已出現。
并且,隨著物聯網、AI等的發展,電視正帶來不斷提升的智能化服務,例如家庭控制中心、安防監控、遠程醫療、教育等綜合功能。未來的電視將會呈現出多樣化、沉浸式和智慧化的特征。它將有望實現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緊密融合,更多人性化的需求定制,帶來更豐富的互動體驗,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需求。
可見,盡管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是電視或許不必是消失,而是迎來更多樣化的形態,它將未必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視。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1845-0.html我國電視開機率從70%下降到不足30%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小熊電器起訴多家供應商,要求賠償因質量問題導致的財產損失
下一篇: AI技術正全面引領智能家電迭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