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彩電出貨量于2023年創下十年來的新低周期中,彩電企業海信、TCL,與康佳、長虹、創維等本土領軍企業的經營業績出現加速分化,不只是強者恒強,弱肉強食,還有很多企業發家的彩電業務已經守不住了。
孫力||撰稿
在彩電市場消費呈現大屏化和高端化的新趨勢之下,中國彩電企業陣營也迎來了新的變局。在這場變革中,強者恒強的兩極分化趨勢愈發明顯,昔日的彩電五大家――海信、TCL、康佳、長虹、創維,如今已分化為“兩大陣營”。海信與TCL猶如兩位領跑者,而康佳、長虹與創維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康佳集團2023年財報的發布,揭示了企業面臨的困境,也表明其彩電業務未來的迷茫。2023年度康佳集團營業收入178.5億元,凈利潤卻出現虧損21.6億元,雙雙下滑。彩電業務營業收入更是同比減少6.26%,陷入虧損境地。
與此同時,TCL電子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其2023年財報顯示,TCL智屏業務收入增長7.6%至486.32億港元,中國市場收入同比增長5.4%至160.2億港元,國際市場收入增長8.7%至326.2億港元。出貨量方面,雖然中國市場出貨量同比下跌4.3%,但國際市場出貨量卻同比上升10%。
海信視像則繼續愈戰愈勇。2023年財報顯示,其智慧顯示終端銷量達到2654萬臺,同比增加5.21%,營收412.6億元,同比增加17.01%。新顯示業務實現營收65.2億元,同比增加40.6%。奧維睿沃統計數據顯示,海信系電視2023年全球出貨量市占率達到13.23%,同比提升1.17個百分點。
創維集團雖然找到了光伏業務的新增長點,但在發家的彩電業務上同樣在努力追趕,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電視業務在中國內地市場營業額同比增長11.4%,海外市場營業額同比減少2.5%。智能電視整體營業額從2022年的180.77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190.08億元。可以看到,雖然創維電視已經掉隊,但是還保持在一定的規模區間,并未完全像康佳電視那樣。
透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彩電市場在近五年來的格局變化。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已成為市場的殘酷現實。海信、TCL已經站穩400億以上的營收門檻,而創維正在努力向200億沖刺,康佳則滑向了不足50億元的陣營。
這一局面的背后,是中國彩電市場出貨量在2023年創造了近十年新低的殘酷現實。這一局面的出現,并非市場無情、消費者無情,而是企業的產品、技術、營銷和服務已經跟不上用戶需求變化的速度和方向。對此,家電圈認為,隨著彩電市場持續下行,2024年將成為中國彩電企業新的洗牌戰起點。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唯有不斷創新、緊跟市場趨勢的企業,才能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的勝者。
自2016年以來,我國的電視開機率由70%斷崖式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30%。受此影響,第三方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的出貨量為3656萬臺,同比2022年下降8.4%。全年市場規模跌破3700萬臺,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點。其中四季度同比下跌達兩成。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1387-0.html本土彩電企業經營業績出現加速分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