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鮑叔牙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后代。是古代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qū)、圣人之師" />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nèi)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管仲的容貌在《東周列國志》中記載的是:生得相貌魁梧,精神俊爽,博通墳典,淹貫古今,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
如果您還想進一步了解管仲的具體形象,筆者又參閱了當年的齊國都城山東臨淄縣,城南十里牛山北麓,管仲墓碑上的畫像。像中的管仲臉形圓闊,雍容大度,前額寬廣,雙目炯炯有神,兩耳大且下垂,三縷胡須,顯得文質(zhì)彬彬,微閉的嘴唇,似有句句諫言,切中實弊,讓君王有知音之感;又似有千言萬語,春風化雨,滋潤百姓心田。
管仲是西周皇族周穆王的后代,不到3歲的時侯父親就死了,母子相依為命,生活貧苦。10歲時的管仲就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耕地擔柴,受盡苦難。14歲為維持生計,背景離鄉(xiāng),與好朋友鮑叔牙合伙經(jīng)商。過了兩年,他們又一同入伍當兵,來到位于山東的齊國。中間經(jīng)歷了許多跌宕曲折、驚心動魄的事件,終于在鮑叔牙的大力推薦下,成為齊國的丞相,開始了他的英雄人生。
如果有人問,一個人成功的必備要素是什么呢?從管仲的名揚天下來看,主要有以下三點。
管仲和鮑叔牙從小就是好朋友。當時,管仲家里很窮,又要奉養(yǎng)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主動找管仲一起做生意。所有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出資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后,管仲的分紅卻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仆人看不慣了說:管仲不仁義,出錢的時候拿的少,分錢的時候卻拿的多!鮑叔牙卻說:不許這么說!管仲家里窮,這些錢對他的作用比對我大。
齊桓公即位后,決定封鮑叔牙為丞相,鮑叔牙卻對齊桓公說: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強,應該請他來當丞相才對呀!齊桓公驚訝地反問道:你不知道他是我的仇人嗎?鮑叔牙回答道:管仲,天下奇才,英明蓋世,才能超眾。齊桓公又問鮑叔牙:管仲與你比較又如何?鮑叔牙沉靜地指出:管仲有五點比我強。一是寬以從政,惠以愛民;二是治理江山,權(quán)術(shù)安穩(wěn);三是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四是制訂禮儀,風化天下;五是整治軍隊,勇敢善戰(zhàn)。鮑叔牙進一步諫請齊桓公釋掉舊怨,化仇為友,齊桓公聽了鮑叔牙的話,把已經(jīng)被他抓住,成為死囚的管仲重新赦免,并聘任為丞相,而管仲也真的輔助佐齊桓公成就了霸業(yè)。
管仲非常感激鮑叔牙,他說:我曾經(jīng)和鮑叔(牙)合伙做生意,自己多拿分紅,鮑叔(牙)不計較,反而憐憫我的貧窮!我曾經(jīng)替鮑叔(牙)辦事,結(jié)果辦砸了,鮑叔(牙)不罵我,反而安慰我時運不濟。我三次做官被免,鮑叔(牙)不嫌我,反而替我申辯沒有遇到明主。我三次臨陣脫逃,鮑叔(牙)不棄我,反而理解我為母偷生。我的主人公子糾失敗了,我的同僚召忽為他自殺,我卻做了俘虜,鮑叔(牙)不羞我,反而說我忍小節(jié),謀大義。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鮑叔(牙)推薦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屬。鮑叔(牙)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吃俸祿,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很多成為有名的大官。后來的天下人往往忽略了管仲的才干,而是去更加贊美鮑叔(牙)無私助友的高貴品德。由此看來,小人和君子也能成為好朋友。
管仲的個人英雄主義:
有鮑叔牙這樣的好友傾力舉薦,有齊桓公這樣的明君十足信任,管仲這個英雄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他的才能得以施展,也使他最終成為名垂千古的歷史杰出丞相。
在管仲和齊桓公之間,有一段精彩的對話,充分展示了管仲的治國才能。齊桓公問管仲,我想使國家富強、社稷安定,要從什么地方做起呢?管仲回答說:必須先得民心。怎樣才能得民心呢?齊桓公接著問。
1/212下一頁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1207-0.html管仲和鮑叔牙的深厚交情 管仲和鮑叔牙如何成為朋友的真相還有哪些?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