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六屆長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覽會在上海市嘉定區拉開帷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道 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在于各城市的協同合作。上海如何搭好科技成果交易“舞臺”,舞起數字經濟“龍頭”?11月15日,主題為“創新鏈接,開放共贏”的第六屆長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覽會在上海市嘉定區拉開帷幕,同期舉行的50余場活動凸顯“智改數轉”引領,推動長三角成為創新技術的策源地、創新要素的集散地、創新成果的轉化地。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周年。為更好踐行長三角“高質量”和“一體化”發展的總要求,本屆科交會依托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深度合作,邀請其加入科交會主辦單位,探索推廣“輪值制度”,加強品牌共享、合作共贏,從而進一步深化與長三角區域內科研機構、科技企業、創新平臺等的對接融入,不斷提升長三角科交會平臺能級,做強服務長三角科技合作、協同創新、成果轉化等核心功能。
近年來,長三角科交會的“磁吸效應”越發顯著。去年,聯合主辦單位已逐步拓展至蘇州、溫州、蕪湖、合肥、無錫5個城市,參與面覆蓋至長三角地區41個核心城市;累計吸引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研發和服務機構參展超過1000家次,舉辦專業論壇、路演等同期活動近200場,累計實現技術交易成交金額超過7.7億元,在辦會模式、會展形式、科技交易服務等方面不斷突破創新。
“今年是嘉定區連續第六年舉辦長三角科交會,這也是嘉定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發揮科創資源集聚優勢,推動長三角科技協同創新的重要平臺。”中共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表示,嘉定將以此為紐帶與兄弟城市緊密合作,相互賦能,共同把科交會辦成三省一市,促進科技服務和產業創新雙向融合的跨地區盛會。
嘉定區領導一行到展館巡展。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科交會將成為長三角一系列重要成果和創新觀點的“首發站”。其中,嘉定區政府將發布《嘉定區科創“新動能”三年行動方案》和《嘉定區院地合作千億級科技園發展規劃》兩項重磅規劃,為長三角科創升級之路帶來啟發;《2023長三角區域創新機構發展研究報告》致力于描繪長三角區域創新機構發展的坐標系和晴雨表,建構長三角區域創新共同體建設的路線圖和服務網;《2023長三角“揭榜掛帥”技術需求榜單》與長三角城市共同合作,通過“揭榜掛帥”挖掘企業真實的創新需求,著眼于攻關核心技術,助力長三角區域發展、人才培養及創新資源的拓展。
其中,《嘉定區院地合作千億級科技園發展規劃》將成為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的強力支撐、引領嘉定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源·轉化場”。嘉定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陸祖芳介紹,院地合作落地企業達6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6家、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13家,年產出400多億元。到2025年,全區院地合作相關產值翻一番;到2035年,院地合作機制模式全面優化,院地合作產出達到千億級以上規模。
在開幕式現場,長三角國創中心與嘉定區人民政府、嘉定新城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共建長三角工業互聯網技術展示及服務中心,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資源、產業需求、研發平臺在嘉定集聚,協同打造長三角工業互聯網生態,引領工業互聯網技術和產業發展。
“積極吸引工業互聯網創新資源,不僅豐富了嘉定新城的產業生態,也加快了已有產業‘智改數轉’的步伐。”上海嘉定新城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玉華表示,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企業賦能,嘉定的既有傳統制造業能夠獲得數字改造的技術支撐和解決方案。
2020年,嘉定區開始依托嘉定新城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建設,打造有效輻射服務長三角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高地。通過洽談和現場調研,東土科技決定當年就將企業工業互聯網事業的總部布局到上海市乃至長三角的汽車產業重鎮嘉定新城,如今已產出豐碩成果。
“在嘉定區委、區政府及嘉定新城產業扶持政策加持下,我們目前已打造了從工業以太網到核心交換機,從邊緣控制器到人工智能,完全國產自主可控的產品線,在工博會上向全球發布了工業Autbus總線的國際標準。”上海東土致遠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曉東表示,以此次科交會為契機,東土科技將推動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和自主產品在長三角先行先試,為更多長三角企業“智改數轉”賦能,為長三角新型工業化強省強區作出應有貢獻。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1-2897-0.html凸出“智改數轉”引領 第六屆長三角科交會在上海嘉定區開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