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開發區一隅。宋潔梅/攝
中國發展網訊 一邊是掌握豐富專利資源的高校,另一邊是追求技術創新的企業,知識產權成果如何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跨越與現實生產力之間的“最后一公里”?金華開發區在全國率先成立高校知識產權路演基地,探索專利高效、高速市場化、產業化轉化,搭建專利權人與企業家溝通合作的橋梁,暢通成果轉化渠道,推動高校院所高質量“沉睡專利”轉化為企業發展現實生產力。
截至目前,金華開發區助推轄區高校金華職業技術大學在浙江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發布專利許可聲明500余件次,完成專利許可2500余件,轉讓專利200余件,許可及轉讓專利數量位居金華高校首位。
摸清家底,以“盤點”促“盤活”。高校、科研院所是專利轉化運用的主要供給側,探尋加快其專利價值實現途徑,尤為迫切。今年以來,在金華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的牽頭下,金華開發區對轄區高校2023年底前授權的1053件存量專利盤點入庫,并對2024年及以后授權的專利實時納入盤點范圍,構建存量專利基礎庫。同時構建專利轉化資源庫,組織轄區企業同步登錄平臺,對專利產業化前景、技術改進需求和產學研合作意愿等進行評估并登記,有效盤活高校存量專利,引導高校科研活動精準對接市場需求。
暢通渠道,推動專利向企業轉化。日前,金華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聯合金華職業技術大學共建全國首個高校知識產權路演基地并正式投入運營,為專利技術的供需雙方搭建溝通橋梁。今年以來,金華開發區多次組織高校與企業開展專利供需對接活動,實現了專利快速轉化落地,截至目前,累計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1500余項,促成相關技術成交金額逾1.4億元。“我們通過參加專利對接活動,找到了符合自身需求的技術成果,目前已與金華職業技術大學聯合開展技術合作項目,產生了13件專利成果。”浙江碩和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校企聯姻”給企業插上了創新騰飛的翅膀。
健全保障機制,強化引導激勵。生產是專利實施的前提,企業決定著專利轉化的命脈。為讓專利技術“活起來”,到市場中“轉出”生產力、“轉出”高價值,金華開發區綜合集成資金、項目、人才、平臺等各類政策和資源,強化促進專利產業化的政策導向,支持企業專利密集型產品及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截至5月,已發動企業在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試點平臺備案產品101件,排名金華全市首位;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13.59件,排名全市首位;成功培育高價值專利組合3項,其中僅“基于工業機器人的成套智能裝備”專利組合便包含發明專利83項。(胡晨歆、沈曄)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1-15498-0.html“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金華開發區“校企聯姻”聯出新質生產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浙江金義新區追“新”逐“質”: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下一篇: 浙江金義新區嶺下鎮:現代新農人筑夢水山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