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和攻堅克難的制勝法寶。本文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重要論述,從發揚斗爭精神、把握斗爭方向、把握斗爭主動權、堅定斗爭意志、掌握斗爭規律、增強斗爭本領六個維度,系統闡述揭示了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實踐要求,為進一步凝聚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提供了深刻啟示和實踐參考。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雜志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強調,“在重大風險、強大對手面前,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得‘軟骨病’、患‘恐懼癥’是無濟于事的”,“唯有主動迎戰、堅決斗爭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展,逃避退縮、妥協退讓只會招致失敗和屈辱,只能是死路一條”,“面對圍堵、遏制、打壓,我們應理直氣壯地進行斗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團結奮斗的題中應有之義。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要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新征程上,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將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我們必須發揚斗爭精神,把握斗爭方向,把握斗爭主動權,堅定斗爭意志,掌握斗爭規律,增強斗爭本領,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的新勝利。
2025年5月10日清晨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拍攝的金山嶺長城云霧景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周萬平 攝)
發揚斗爭精神。非自我革命不足以成其事,無抖擻精神不足以發其新。我們黨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始終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斗爭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寶貴理論品格,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在面臨挑戰和困難時,不屈不撓、堅定不移、永不放棄的精神狀態。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入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的重要攻堅階段。沒有斗爭,就沒有勝利,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掉斗爭精神。敢于斗爭,發揚斗爭精神,就要在事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堅定不移,在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敢于較真,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上敢于針鋒相對,決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面前退縮,不拿原則做交易,不在任何壓力下吞下損害黨和國家利益的苦果。
把握斗爭方向。道路決定命運,方向決定成敗。我們講的斗爭,不是為了斗爭而斗爭,也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斗爭,而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知重負重、苦干實干、攻堅克難。共產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首要的是把穩斗爭方向,堅定斗爭立場,明確斗爭任務,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而且必須取得斗爭勝利。
把握斗爭主動權。能否牢牢把握斗爭主動權是極端重要的。一個國家能不能富強,一個民族能不能振興,最重要的就是看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能不能順應時代潮流,掌握歷史前進的主動權。回顧百余年的浴血奮斗與艱辛探索,始終牢牢掌握斗爭主動權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敢打必勝、戰無不勝、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法寶。實踐告訴我們,在重大風險、強大對手面前,唯有主動迎戰、堅決斗爭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展。把握斗爭主動權,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用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分析把握歷史大勢,正確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善于抓住和用好歷史機遇,順勢而為、奮發有為,始終掌握事業發展的歷史主動;要堅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充分、科學地把握客觀實際與歷史條件,針對時刻變化的情況及時有效地調整方針策略,巧妙“排兵布陣”,發揮優勢、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牢牢把握斗爭主動權。
位于貴州遵義仁懷市的四渡赤水之茅臺渡口(2025年1月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堅定斗爭意志。當矛盾、問題和困難不期而遇,當風險、挑戰和考驗突如其來,當惡意、挑釁和滋事不可改變,斗爭是必要也是必須的選擇。這種斗爭既需要強烈的斗爭意識、過硬的斗爭本領,還需要頑強的斗爭意志。意志是一種心理品質,更是一種精神狀態。狹路相逢勇者勝,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堅定斗爭意志就是要有無堅不摧、堅韌不拔的“鋼鐵般”決心,有愈挫愈奮、頑強不屈的“彈簧般”勇氣,有一鼓作氣、誓不罷休的“釘子般”作風。我們正在進行的偉大斗爭,是順應歷史大勢的斗爭,是正當正義的斗爭。始終保持頑強斗爭意志,就要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毫不動搖、毫不退縮,繼續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要以敢戰能勝的決心、攻堅克難的勇氣、勇毅前行的毅力和一往無前的魄力,憑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掌握斗爭規律。今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光有勇氣是不夠的,盲打莽撞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善于把握規律,是我們黨領導推動工作的制勝法寶,也是我們提高斗爭本領的重要途徑。斗爭是一門藝術,不是蠻干瞎干、爭勇斗狠,而是要分清主次、審時度勢,做到統籌協調、各個擊破。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突破性過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探索斗爭規律,講求斗爭方法。掌握斗爭規律,就要堅持分清主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統籌兼顧,把主責主業和破解難點痛點聯系起來,把主要精力放到急難險重任務中去,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堅持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解決問題的措施想得更周到一些,更好地評估挑戰和困難,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未然;堅持統籌協調,注重系統思維,既要面向整體規劃又要注重各個擊破;既講兩點論又講重點論,科學把握運用斗爭策略和斗爭方法。
增強斗爭本領。斗爭不是喊口號,而是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斗爭能不能取勝,最終要靠斗爭本領來說話。斗爭要講究方法、策略和藝術,既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來招應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四兩撥千斤,借力發力、借勢謀勢的軟辦法,決不能魯莽行事、草率作為。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在斗爭中才能學會斗爭,在斗爭中才能成長提高。增強斗爭本領,就要強化理論學習,學懂弄通黨的創新理論,靈活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加強黨性修養,在重大政治活動中把握政治大勢、練就政治慧眼、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風險,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鍛造斗爭能力;堅持群眾路線,主動投身到重大斗爭一線去經受磨煉、增長才干,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豐富斗爭經驗;練就“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過硬本領,始終保持銳意進取、迎難而上的奮斗姿態,確保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中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在斗爭中成就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事業。
征途漫漫多風雨,敢于斗爭永向前。展望未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我們信心百倍奮進偉大征程;眺望前路,仍需跋山涉水、闖關奪隘,我們百折不回推進偉大復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銳意進取、勇毅前行,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就能贏得新的歷史性勝利、書寫新的精彩華章。
作者 | 沈小平 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
責編 | 王靜靜
校對 | 翟婧
審核 | 于川、張凌潔
監審 | 彭亞南、劉斌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19510-0.html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激發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浙江麗水蓮都:小票根撬動大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