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汪女士為侄女選購的拜年服
武漢一店鋪門口擺放的新中式服裝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丹
過年穿新衣,是人們迎接春節的儀式感。“新中式”風格,在龍年春節前火爆出圈,受到諸多選購新衣的消費者歡迎。極目新聞記者探訪發現,不僅是服裝,美妝、家居等領域紛紛添加中式元素,相關產品銷量走高。
近日,“新中式穿搭”“為什么年輕人都喜歡新中式”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在業內人士看來,“新中式”并沒有精確的定義,只要運用了中國傳統元素,且符合當今中國人生活習慣和審美的,都可以被歸類為“新中式”。
曾經被吐槽“土”,如今年輕人卻說“真香”,“新中式”到底新在哪兒?
年輕人青睞“新中式”
“最近刷短視頻,經常刷到新中式風格的服裝,不僅有外套,還有內搭、背心等等,款式非常多,簡直是眼花繚亂,挑都挑不過來了。”家住武漢光谷曙光星城小區的90后市民王珊說,她在直播間買了一件內搭、一個背心、一條裙子,“價格不貴,準備過年穿,圖個喜慶!”
在武昌水果湖工作的95后白領汪女士,近日逛山姆會員店時,也幫小侄女買了兩件“新中式”拜年服,“感覺是潮流和復古的結合,小孩子穿上非常可愛,價格也挺實惠。”
2月1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多個社交平臺看到,不少短視頻里,明星出席活動穿的是“新中式”,還有不少時尚博主在推薦“新中式”,直播平臺上各類服裝賣家也在銷售“新中式”……
截至1月31日,僅在小紅書平臺,“新中式穿搭”相關筆記已超過200萬篇,熱度最高的一篇筆記有十幾萬點贊。
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近兩個月來,“新中式”搜索量同比增長超200%。與漢服的流行類似,這波“新中式”穿搭的消費主體,18歲-34歲群體占比近七成。
曾經是“媽媽輩”鐘愛的中式穿搭,是怎么搖身一變讓年輕人覺得“真香”,并且列入“龍年戰袍”首選的?
供應端加班加點生產
在武漢漢正街經營多年服裝批發生意的劉慶告訴記者,她在漢正街有5家門店,男裝女裝都有,近兩個月來,各家店鋪都賣出了不少“新中式”服裝,批發商來自全國各地,補貨量也非常大,銷量較去年有30%左右的提升。
所謂“新中式”,在她看來并沒有精確的定義,只要運用了中國傳統元素,且符合當今中國人生活習慣和審美的,都可以被歸類為“新中式”。就服裝品類而言,與嚴格講究形制的漢服不同,“新中式”服裝在設計環節可以更加大膽,更符合年輕人審美。
“泡泡袖旗袍、盤扣上衣配馬面裙……都屬于‘新中式’,通勤和約會等日常場景都可以穿,不再局限于‘禮服’等特定場合穿搭。”劉慶表示,“新中式”開辟了一條實用度更高、更具日常化的中式穿衣思路。“新中式”男裝,中華小立領較多,上面有很多吉祥的紋飾,如江水海牙、云紋等;女裝則比較流行絨類的設計,例如添加一些搖粒絨、奧利絨等。在圖案設計上,今年采用了平面與立體結合的方式,比如先印一個平面的龍,然后把耳朵做成立體的,更有層次感。
消費端需求的增長也給上游供應端帶來了無限商機。在浙江海寧許村某紡織企業的廠房里,24臺大提花機器正24小時不停地生產馬面裙面料。公司負責人介紹,今年馬面裙訂單確實比較火爆,此前投資2000多萬元專門訂了生產機器,正好把握住了這一波發展機遇。
市場仍有廣闊空間
“新中式”風格,不僅在服裝領域火爆,也蔓延到了美妝、家居等領域。
2月1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大眾點評搜索,找到了不少“新中式”相關攝影產品。在武漢街道口的一家漢服攝影館,工作人員介紹,“新中式”妝容沒有厚重的粉底、假睫毛,講究輕薄感和“人妝合一”,一切由顧客自身的面部特征出發,突出“自然”,受到不少年輕顧客青睞。
而一些床上四件套、沙發套等家居用品,也添加了不少“新中式”元素,搭上這一波潮流。
未來,“新中式”還能火多久?
武漢大學經管學院吳先明教授認為,“新中式”能火出圈,首先因為它是足夠有美感的,背后承載著的其實是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傳統文化。當下,人們的消費不僅僅是為一種物品買單,更多的是看重其背后所承托的美學意義和文化價值。有內涵卻不厚重,有美感但不張揚,與當下年輕人追求個性美的理念不謀而合。目前來看,只要這樣的理念仍然流行,商家繼續深耕這個細分賽道,就仍有廣闊的空間。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7572-0.html曾經被吐槽“土” 如今卻道“真香” 更多年輕人愛上“新中式”你都知道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