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保商保數據融通共享加速推進!1月17日,上海市大數據中心、上海市醫保中心、中保科聯三方共同啟動上海市醫保大數據創新實驗室(商業保險)。該實驗室的成立旨在推進醫保商保數據融通共享,推進商業健康保險在精算研究、產品研發、服務創新等方面的探索應用。
近兩年,打通醫保和商業保險之間的數據與服務壁壘,已成為監管部門和行業的共識。業內專家表示,通過分析醫保商保數據,保險公司可以更準確地了解潛在客戶的風險狀況、健康狀況、就醫行為等信息,數據共享能夠提供更全面的保險客戶畫像。
理賠端率先實踐數據共享
出院時結算醫保、出院后再打印病歷向商業保險機構理賠,這種需墊付、耗時長、資料多、跑腿多的現狀有望終結。
1月17日,上海市大數據中心、上海市醫保中心、中保科聯三方共同啟動上海市醫保大數據創新實驗室(商業保險)。同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與上海市醫保局簽署《關于加強基本醫保和商業健康保險行業監管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數據共享、項目合作、聯合調研等6個方面強化交流合作。
據介紹,上述實驗室的啟用將進一步增加醫保數據在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理賠過程中的應用。在個人授權基礎上,投保人通過在“隨申辦—保險碼”一碼通賠平臺提交申請,可以實現免材料理賠,提升理賠效率。
不僅上海,北京等地區也在嘗試打通長期以來商保與醫保數據壁壘的問題。比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與北京市財政局啟動了醫療電子票據理賠試點工作,在京市民群眾在試點醫療機構和保險機構就醫理賠時,不再需要打印紙質醫療票據,可通過醫療機構官方App、微信小程序等渠道獲取醫療收費電子票據,作為商業保險的理賠依據。
可以看到,醫保商保數據共享,在理賠端率先進行了實踐。有業內專家對此表示,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共享的數據有助于保險公司及時發現異常醫療行為、虛假理賠等風險信號,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并且,通過數據共享,保險公司可以加強對醫療機構、藥品和醫療器械等方面的監管,從源頭上降低欺詐風險。
全國商保醫保信息共享機制加速構建
一直以來,由于缺乏醫療數據的對接和支持,健康險風險定價所需的數據不足,導致健康險市場出現產品結構單一、逆選擇風險高、騙保頻發等一系列問題。
但是,受制于標準規范不明確、技術保障能力不足、統籌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因素,多地醫療數據與保險公司的開放共享仍十分有限。財通證券(601108)分析師夏昌盛在相關研報中表示,保險業屬于數據密集型行業,尤其是商業健康險產品的開發更需海量醫療數據支持,但當前我國保險數據與醫療數據尚未打通,健康險精準定價難以實現,制約產品供給側創新,也因此導致我國以慢病體為主的最需要健康險保障的非標群體很難獲取健康險保障。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上海市醫保大數據創新實驗室的建設,旨在推進醫保商保數據融通共享,推進商業健康保險在精算研究、產品研發、服務創新等方面的探索應用。
此外,全國性的商保醫保信息共享機制也在加速構建。2023年6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推進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平臺與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信息共享的協議(征求意見稿)》印發,這標志著商保醫保信息共享機制建設步伐加快。
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表示,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數據共享能夠提供更全面的保險客戶畫像。通過分析醫保商保數據,保險公司可以更準確地了解潛在客戶的風險狀況、健康狀況、就醫行為等信息,從而設計出更符合客戶需求、更具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
從風控層面,袁帥指出,醫保商保數據包含了大量的個體風險信息,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保險公司可以更準確地評估個體的風險水平,從而制定出更合理的保費和賠付方案。
不過,醫保商保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商保和醫保數據的統計方式、統計口徑可能存在差異,醫保數據也需要進行脫敏才能與商業保險機構共享。業內專家指出,實現醫保商保信息共享機制建設,保險公司也應加強對數據安全、客戶隱私保護等方面的管理,確保數據共享的安全與合規。
北京商報記者 李秀梅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6762-0.html多地醫保商保數據共享加速“破壁”,如何影響商業保險?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