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報道 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費心”,上海努力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壓縮政策兌現環節。4月11日,在介紹近日印發的《上海市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時,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蒲亞鵬表示,《若干措施》在制定中站在企業角度,盡量減少定性內容,盡量增加定量內容和政策數字化要素,專項資金更充分地發揮作用。
“企業的經營比較良好,管理比較健全,像這樣的指標在政策中其實很難量化。”蒲亞鵬舉例說明,在《若干措施》中,設定增長目標或設定企業研發強度,均會按量化指標來設定的。由此,衡量企業時,就可以用政府公共數據,讓數據跑路來解決申請和兌現問題,實現政策“免申即享”。
“企業版政策,要盡量讓企業看得懂、方便用。”蒲亞鵬介紹,一方面《若干措施》在刪去政策文本中原先面向政府內容,另一方面,又把政策按模塊拆解。“以往可能了解政策要把全文通讀才知道怎么用,現在是你關心哪條就看哪條。比如具體內容、得到什么支持、從什么渠道申請,看一條就可以解決。”
“讓企業更便捷地享受政府政策,讓政策更高效地落地,是我們不斷追求的一個目標。”蒲亞鵬表示,企業版政策制定過程需要不斷探索。下一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將搶抓產業變革新趨勢,以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為重點,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向“新”而行、向“專”發展、向“高”成長,讓更多中小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16224-0.html上海: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向“新”而行、向“專”發展、向“高”成長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