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繆曉琴報道 生產性服務業如何促進制造業升級、科技金融如何與商業深化融合、外資營商環境如何持續優化……1月16日,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舉行“聚焦建設‘五個中心’重要使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開創上海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專題會議。與會政協委員們根據各自的專長知識與基層的心得體驗踴躍發言,為上海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出謀獻計。
發揮好生產性服務業的牽引作用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石,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中,制造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已成大勢所趨。如何通過精準服務和深度合作,幫助制造業全面優化管理和提升技術,引導傳統企業抓住市場機遇,提高整體競爭力?
“生產性服務業尤其是會計師事務所,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上海市政協委員盧華基建議,政府出臺更多激勵措施,鼓勵生產性服務業以新質生產力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綠色金融為實踐方向,為制造業提供更深層次的融合和支持。
在盧華基的設想中,政府也可以發揮“樞紐”和“平臺”作用,將相關企業升級的案例及大數據串聯起來,把會計師機構累積的相關資料互相結合,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供企業分享,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更堅實的后盾。
深化科技金融與商業融合
今年的上海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上海創造”在上海經濟生態版圖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不僅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4%左右,并且每萬人口的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了57.9件。
在上海邁向知識城市之路上,金融服務是關鍵引擎之一。2024年上海啟動運行總規模1000億元的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和未來產業基金。如何精準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這也吸引了眾多委員的關注和思考。
“相較于并購,IPO對大部分企業創業者和創投基金來講更有利。”上海市委員錢軍建議,在對科創行業IPO,在做好相關工作的情況下,給予更多支持。關于稅收改革,可根據國際慣例定個期限,在一定時間段內根據項目整體收益征稅。
“經過實際考察,我們發現有兩方面人才和機構比較短缺。一方面是能評估科創項目商業化價值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有一批能勝任增長期的科創企業管理人才。”錢軍認為,科創、金融和商業三環需要相關人才。建議大學培養更多懂金融的技術經理人,同時在職業培訓中要為科創企業輸送一批能勝任管理的人才。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外資信心
連續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滬成功舉辦,持續成為上海構建起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平臺。“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進博會帶來的一大寶貴溢出效應,就是令很多跨國企業堅定看好中國市場和在華投資前景,繼續加大在中國投資展業。
近年來,上海一直在努力塑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政策環境,讓全球企業投資上海更加自由便利、更有發展前景。如何進一步優化外資營商環境,提升外資投資信心?
“在為外資企業服務的過程當中,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到他們在中國長期發展的信心,也能看到中國在外企全球化布局中的戰略意義和競爭優勢。”上海市委員李凌表示,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全球領先的供應鏈效率對外資企業有很強的吸引力。
“人才、產業生態和整體營商環境,在高技術制造業項目的選址決策中非常重要。”李凌對此建議,在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為重點行業人才提供更大力度的便利政策;對重大優質項目,設立設備補貼、租金補貼、人才補貼等專項扶持方案,增加產業用地等政策靈活度;促進各層級政府與咨詢服務機構的溝通交流,對引入優質外資項目提供更有競爭力的招商獎勵。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16000-0.html加快提升上海城市能級 政協委員集體出謀獻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心系民生讓這位上海勞模人大代表認真檢修“經濟撬棒”
下一篇: 外企高管齊聚上海靜安,政企共話新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