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全球拓展陷入重重波折,盡管創始人郭臺銘曾豪言給大陸“賞飯吃”,然而富士康在海外的擴張卻屢遭挫折,預計今年的營收將迎來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下滑。在這一系列的挫折中,富士康不得不承認中國大陸對其成功的關鍵支持。
首先,富士康在美國設廠計劃進展遲緩,高昂的征地成本和建筑工人薪酬導致投資前期打了水漂,而后續處理需要巨額資金。印度工廠的建設同樣步履維艱,4年時間僅增加3.5萬員工,遠不及中國大陸工廠的高效建設。加之印度工廠屢遭火災、停工等問題,富士康在海外的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大陸的富士康工廠展現出高效的產能彈性。中國工人的勤勞和高效,以及供應鏈的支持,使得中國工廠能夠在需求高峰期提供迅速的產能響應。這種產能彈性是中國工業體系的獨特優勢,為富士康提供了關鍵支持。
富士康此前或許誤以為其在中國大陸的成功可以輕松復制到其他國家,但遭遇印度財團的追逐和投資環境的不利變化使得其在印度的前景變得堪憂。緯創在印度的發展不如預期,被印度財團收購,而和碩也可能面臨類似命運。這一系列遭遇讓富士康深刻認識到中國大陸提供的投資環境是其成功的關鍵。
盡管富士康已在印度、越南等地大舉投資,但其產能的大部分仍然依賴于中國大陸。印度工廠的停工造成的產能損失可能只能由中國大陸工廠承擔。富士康曾計劃在印度投資百億美元的芯片工廠,但最終放棄,或許反映了對印度投資環境的擔憂。
在全球經濟格局動蕩的時刻,中國大陸對企業提供了獨特的優厚環境,為其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支持。富士康的經歷是一個生動的案例,彰顯了中國大陸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39375-0.html富士康海外建廠屢受挫,尋求大陸“賞飯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國產CPU的崛起與突破
下一篇: Q3東南亞智能手機市場銷量2300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