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美國總統川普執意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此舉對美歐日韓的汽車制造商造成巨大沖擊,卻可能為中國電動車產業提供拉開差距的機會。這一政策被認為可能加速全球汽車產業由中國主導時代的到來。
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對全球新興電動車供應鏈中尚未被中國控制的部分造成沖擊,削弱非中國電動車供應鏈的競爭力。日韓兩國在電動車電池領域占據重要地位,2024年生產了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電動車電池,成為挑戰中國主導地位的主要力量。相比之下,歐洲的瑞典Northvolt已在3月宣布破產,美國本土則幾乎沒有具有競爭力的企業。
數據顯示,日本和韓國車企占美國進口汽車總量的三分之一,占北美以外國家(不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至美國汽車總量的三分之二。關稅實施后,這兩國將成為最大輸家。與此同時,韓國在2023年成為美國新項目最大外國投資國,簽署了價值215億美元的綠地工廠建設協議。日本則在美國擁有783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組合,約占美國FDI總量的15%。
美國前總統拜登曾推動建立非中國的清潔能源供應鏈,促進日韓電池企業在美拓展制造業務。例如,LG新能源(LGES)、三星SDI和SK On承諾投資540億美元,在美國密歇根州南部到喬治亞州建設15座電池工廠。這些合作為通用汽車(GM)、福特(Ford)和Stellantis等美國車企提供了關鍵支持。特斯拉(Tesla)也與日本松下合作生產電動車電池。
然而,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破壞這一緊密聯系的全球供應鏈。現代汽車和起亞公司在美國市場的利潤高于本土市場,但其在美國的組裝產量僅占2024年北美銷售量的三分之一。關稅將削弱韓國車企在美銷售利潤,進而影響韓國電池制造商的營收。與此同時,中國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持續擴大領先優勢,并推出突破性技術,進一步加劇競爭壓力。
分析指出,短期保護主義政策雖能提振本土產業利潤,但難以實現長期勝利。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的背景下,美國及其盟友已處于落后地位,而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進一步削弱非中國電動車供應鏈的關鍵環節,為中國的全球主導地位鋪平道路。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40014-0.html川普加征汽車關稅或助中國主導全球電動車產業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iPad用戶偏愛頂規Pro機型,中端機型遇冷
下一篇: 臺積電1.4納米制程迎突破,先進制程布局大揭秘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