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相信這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大家可以合作共贏。
但現實告訴我們,你要想強大,要想復興,只能自己趟出一條血路,別人只會突然卡住你的脖子,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硬實力,永遠沒有出路。
曾經,我們相信科學無國界、相信開源開放,技術是單純的。
但現實告訴我們,政治的陰影無處不在,看似單純的技術決策,也離不開政治斗爭、國家利益、法律法規、經濟競爭的錯綜復雜的影響,純潔的善良只會被人肆意踐踏。
近期在科技行業發生的一系列意外事件,尤其是Linux的接連塌方、RISC-V的隱患浮現,更是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每一個有識之士都不得不更進一步思考:我們的產業未來該怎么走?在高科技行業我們還能依靠誰?
圖源:Pixabay
【Linux社區粗暴趕走俄羅斯核心開發者:開源成笑話】
Linux一直都可以說是開源的代名詞,也是Windows、Mac之外重要的第三股力量,我國的眾多“國產操作系統”都是基于Linux內核而來。
可以說,Linux構成了整個開源世界的重要基石。
但是,Linux社區近發生的事情,卻讓全世界技術愛好者感到心寒,讓所有采用Linux的廠商感到心驚肉跳。
因為俄烏沖突,Linux社區粗暴地趕走了所有的俄羅斯開發者,引發眾怒,而在眾多的西方Linux維護者看來,這一切都合情合理,因為Linux內核也要合規要求。
事情的起因是10月18日,Linux內核維護者Greg Kroah-Hartman在一封郵件中宣布,由于“某些合規性要求,刪除了一些 Linux 開發人員和條目”。
但是,被除名的這11位開發和維護者,全都來自俄羅斯,他們都對Linux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Greg KH也并未解釋所謂“合規性要求”到底是什么,只是模棱兩可地說:“如果提供了足夠的文檔說明,他們將來還是可以回歸的。”
此舉引發了大量Linux開發者的迷惑和質疑,更有人明確指出,Greg KH、Linus Torvalds(Linux之父)都受雇于Linux基金會,而其總部位于美國,必須遵守美國法律。
還有很多人并不熟悉的OFAC(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對于Linux內核維護者也有管轄權,而且非常嚴格,任何違反其政策規定的個人都會面臨嚴重的刑事和民事處罰,而且沒有任何緩沖空間。
隨后,資深的Linux內核開發人員James Bottomley對所謂合性規要求作了一番澄清,直言如果被OFAC列入特別指定國民(SDN)名單、受到OFAC制裁計劃的約束,或者由名單上的公司擁有/控制,與Linux社區的合作就會收到限制,無法出現在維護者文件中。
他強調,對于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很抱歉,但是,所有的Linux基礎設施及許多維護者都在美國,無法忽視美國法律的要求。
很快,Linus Torvalds本人也以其賴以成名的粗暴風格此事做出回應,其說法更令人咋舌。
要知道,Torvalds雖然被奉為開源精神領袖,但他是芬蘭人,而芬蘭、俄羅斯之間的糾葛相信大家都知道,因此在特定的政治環境下,他也難以獨善其身。
Torvalds回應這里原文翻譯如下,大家一看就明白其立場所在:
首先,到處都是俄羅斯那邊的網絡暴論。
做出調整的理由相信大家懂的都懂,行動絕不會撤回。
勸告那幫使用隨機匿名賬戶想以網暴方式攪亂視聽的俄羅斯水軍們,別白費力氣了。
這里向各位非水軍、真正無辜的旁觀者們解釋一下,“各種合規性要求”并不單指美國這邊的政策。
如果大家還沒聽說過對俄制裁,建議平時多看看新聞。當然,我說的“新聞”也不是俄羅斯暗中支持的那種垃圾郵件。
至于要求我三思的建議——拜托動動你的腦子。我是芬蘭人,你們認為我有可能支持俄羅斯嗎?這么說的人不只是不關注新聞,連基本的歷史知識都很匱乏。
至此,相信不用再多說,大家都應該明白,Linux絕非一只白天鵝,它并不純潔,一直都在被政治綁架,只是以前隱藏得很深,現在才真正浮出水面而已。
顯然,在所謂國家利益、法律合規的框架下,Linux被賦予了強烈的國界和政治色彩,在動蕩的國際環境下隨時可能爆發危機。
就像那11位俄羅斯維護者,都在開源社區中貢獻了大量代碼和分支,在技術能力和敬業態度上令人欽佩,但他們已經不可能再回去,因為貢獻并不總是等同于話語權。
這也不是Linux世界唯一的政治事件。還記得CentOS停服事件嗎?這直接導致國內眾多大中型企業不得不緊急尋找替換方案。相信類似事件未來肯定還會再次發生,不得不防。
從這里更能看出鴻蒙系統的艱難和可貴,只有從底層完全自主掌握,才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未來。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4-124854-0.htmlLinux開源翻車、RISC-V開放隱憂:中國自主科技的真正出路在哪兒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