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又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近日有消息人士爆料稱,SHEIN在2023年的利潤超過20億美元。而據此前的融資文件顯示,SHEIN在2022年實現凈利潤為7億美元,2021年為11億" />
2023年SHEIN利潤超20億美元
SHEIN又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
近日有消息人士爆料稱,SHEIN在2023年的利潤超過20億美元。而據此前的融資文件顯示,SHEIN在2022年實現凈利潤為7億美元,2021年為11億美元。
這意味著,SHEIN在過去一年實現了利潤翻倍增長。作為一家誕生僅10幾年的時尚品牌,SHEIN已經超越了眾多知名競爭對手,比如服裝巨頭H&M在2023年的凈利潤僅為8.4億美元。
另外,SHEIN去年前三季度的收入達到240億美元,如果按照這個勢頭,SHEIN 很有可能實現 2023 年全年銷售額增長 40% 的目標,全年收入將達到 320-330 億美元。
可以說,在當下中國的出海企業中,SHEIN是成績最亮眼的品牌之一。
實際上,僅憑營收和利潤并不能反映SHEIN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過去一年中,SHEIN登上了海內外多個榜單,已成為具有廣泛認知度的“明星產品”。
去年10月,SHEIN登上《中國跨境電商品牌影響力榜》,在100個跨境品牌中排名第一,且無論是搜索熱度還是獨立站自然流量都斷層領先。
去年12月,知名權威咨詢公司Morning Consult發布的“全美十大增長最快品牌”調查報告顯示,SHEIN入選“2023年千禧一代中十大增長最快品牌”第二名,僅次于ChatGPT。
今年1月,市場分析機構data.ai發布的《2024?移動市場報告》顯示,SHEIN 2023年再度斬獲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冠軍,第二、三位分別是TEMU、亞馬遜。
不久前,市場咨詢機構LEK Consulting發布《2024年LEK鞋類和服裝品牌熱度指數》中,SHEIN在美國休閑女裝品牌熱度榜上再次拔得頭籌,連續三年穩居榜首;同時在休閑男裝領域,SHEIN也位列第三。
要知道,中國品牌要想得到海外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同時保持高利潤就更難了。那么出海成績斐然的SHEIN又是如何做到的?
SHEIN做對了什么
首先,SHEIN搞清楚了自己的目標用戶是誰,以及如何吸引他們的目光。
SHEIN從成立時起,就確定了“快時尚”的定位,對標H&M、ZARA等國外快時尚品牌。因此SHEIN的主要受眾同樣是Z世代,即出生于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
Z世代的消費偏好具有兩大特點。其一是對價格高度敏感,調查顯示55%的Z世代認為價格是購買時尚時最重要的因素。因此SHEIN給出了令Z世代難以拒絕的價格,目前SHEIN暢銷款式定價在5美元至25美元價格段,使消費者心甘情愿為其買單。
其二是熱衷社交媒體,Z世代樂于在互聯網與他人分享消費體驗,并且非常重視KOL的看法,會依據他們給出的評價選擇是否購買一件商品。因此SHEIN在Instagram、Facebook和TikTok這幾個年輕人最喜歡的社交媒體平臺上,經常與當地知名網紅、KOL聯動,借助其粉絲效益壯大自身的聲勢。
此外,SHEIN也非常注重用戶的個性化表達。進入SHEIN的Facebook全球頁可以看到,有大約60%的內容都是UGC內容。眾多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己在SHEIN上買到的“寶藏商品”,或是講述自己獨特的購物體驗。可以說,SHEIN已經把“種草經濟”玩明白了。
當然,營銷做得再好也只是“花架子”,真正要形成長期復購還得“修煉內功”,也就是打造柔性供應鏈。
為此,SHEIN采取了著名的“小單快反”模式,先以極小的首單單量來測試市場,當消費側有數據顯示某款商品具有爆款潛力時,再將該商品返到工廠側增加生產訂單。因為不涉及大量提前生產,返單生產會極大地降低庫存,從而提升效率。
依靠這種模式,SHEIN的一件服裝從打樣到送到消費者的手中,只需要短短20天,每天SHEIN能實現平均5000款上新。作為對比,快時尚鼻祖ZARA每年僅上新12000款。
得益于小單快返模式,SHEIN不需要將生產能力和固定的大工廠綁定,只需與眾多小型工廠合作即可完成生產需求。其中有些工廠規模過小產能不足,SHEIN甚至愿意借錢給工廠去購買設備擴大生產。這種良好的合作關系使得SHEIN積累下了一批忠實供應商,比如目前廣州就有眾多“小作坊”長期為SHEIN供貨。
更重要的是,SHEIN與這些工廠合作后,會通過數字化供應鏈將原來在物理上離散的小工廠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在虛擬空間內超大的網絡。這便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講,SHEIN成功的背后有著“中國制造”這一強大后盾。最近十年,通過代工生產,中國制造業企業積累了強大的工業制造技術和工藝基礎以及較為完善、覆蓋面較廣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SHEIN的成功,站在了由無數工廠構成的“巨人”肩膀上。
SHEIN離上市還有多遠
從模式上來說,SHEIN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更是成為無數出海企業爭相模仿的對象。但SHEIN若要繼續擴大規模,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也相當重要。因此尋求上市是SHEIN的當務之急。
的確,SHEIN的上市計劃一直受到多方關注。在去年5月的一輪融資中,該公司估值約為660億美元。在市場研究機構CB Insights公布的全球獨角獸企業估值榜單中,Shein以這一估值排名第三。
那么SHEIN離上市還有多遠呢?此前SHEIN已經進行過多番嘗試。比如2022年開始,SHEIN的總部遷往新加坡,并擴大新加坡的團隊規模,增加新加坡員工數量。此舉可能是為了增加“國際化”的含量,為海外上市做準備。
單從經營狀況來說,SHEIN的體量已經超過了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凈利潤是擬IPO企業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SHEIN連續五年盈利,且利潤高達20億美元無疑會給其上市“加分”很多。
然而,SHEIN的上市之路并不順利,此前多次傳出上市傳聞但都沒有下文,似乎一直沒能獲得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批。上個月還有報道稱,SHEIN在英國的分銷公司因未能披露其最終所有權,違反當地公司法,也為登陸倫敦市場埋下了潛在隱患。
總而言之,翻倍增長的利潤確實讓SHEIN在上市之路上前進了一步,但距離終點究竟有多少步,依然無人知曉。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3-81388-0.htmlSHEIN利潤翻倍增長,離上市又近了一步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