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四月的杭州,春潮涌動,萬物競發。24日上午,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水博園區的玻璃幕墻折射出躍動的晨光,一場關于未來的對話正在這里上演——第九屆萬物生長大會科創平臺創新發展論壇暨成果對接會拉開帷幕。
會場內,來自科技界、產業界、投資界的精英齊聚一堂,以集成電路、合成生物、先進材料、儀器裝備四大生態圈為舞臺,以路演為媒,讓前沿技術與產業需求“一見鐘情”,讓科學家與投資人“攜手同行”,共同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硬核科技“相親會”:讓創新火花四濺
活動伊始,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黨工委書記董世洪為大會致辭。他表示,科創中心將始終站在技術革命的最前沿,貫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全鏈條,以科技賦能產業,以創新引領未來。中國銀行蕭山分行副行長馮天權緊隨其后,強調了資本作為創新催化劑的重要性,期待在資本的助力下,更多“硬科技”種子破土成林,茁壯成長。
隨后,9個高精尖項目輪番登場,它們或是破解“卡脖子”難題的利刃,或是開啟產業新賽道的鑰匙。
“我們想制造出‘原子彈’級別的產品,定義下一代石墨烯類生產標準,掌握國際先導權。”“科創百人計劃”研究員王端超博士團隊分享了他們的項目愿景。他們將農林廢棄物“變廢為寶”,無能耗轉化為石墨烯,完美契合“雙碳”目標,展現了科技與環保的完美結合。“傳統石墨烯的生產方式耗時耗能,規模化制備難度大。我們的D-C法(低溫脫水碳化反應和室溫脫水-縮合石墨化反應)可以在室溫條件下將生物質一步轉化為高質量石墨烯,能耗降低98%,廢液一步無害化處理,無化學污染。”
同樣聚焦新材料的卡本能創,以其自主專利技術——反向硫化技術“點廢成金”,利用石油化工副產物制備新型樹脂材料,打破國外壟斷,為化工、新能源等領域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創始人張博聞博士表示,“我們專注于新型富硫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的研發與制備,是全球首家能夠實現富硫樹脂產品化工擴大化生產的企業。”
埃克斯工業的創始人兼CEO李杰博士揭秘了半導體“最強大腦”,他們的AI決策系統已在國內龍頭晶圓廠成功部署,為工業4.0賦能。“埃克斯工業是一家致力于通過創新技術解決中國半導體行業‘卡脖子’問題的企業。”李杰博士提到,面對國產芯片自給率僅為13%(2020年數據)而目標是在2025年達到50%的現狀,埃克斯工業正在利用其核心技術——基于ROPN底層建模技術和工業AI決策算法的研發,為半導體行業賦能,并逐步滲透到其他工業領域。“我們的AI決策體系結合了人工智能與ROPN模型,確保了系統的調度與控制的安全性、實時性和最佳決策能力”。
杭州知識矩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丁肇亮則跳出“硬科技”,以1.5億粉絲、350億次年播放量的內容生態,構建大健康領域全鏈路服務體系。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其平臺的獨特優勢,丁肇亮分享了知識矩陣如何利用AI技術驅動業務高質量發展。自研的“CHEESECAKE”AIGC文案輸出平臺、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聯合研發的KOL-AI大模型,以及商業戰略決策大數據支持模型……這些技術正在重塑大健康領域的服務鏈條,“從科普到轉化,我們讓每一秒流量都創造價值!”
現場,還有更多精彩項目登場——量安科技CEO方黎明博士展示了國內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后量子密碼平臺,為數字世界筑起“盾牌”,目前已經應用于國家電網、航天衛星等領域,守護未來信息安全;香港皓智控股的王然石帶來了一項顛覆性技術——GRST水性電池技術,去除鋰離子電池生產中的有毒物質,為綠色未來注入新動能;杭州光研科技憑借20多年行業經驗,推出精度、產能、成本全面領先的半導體晶圓精密量測和缺陷檢測設備,為半導體行業保駕護航;云途科技陳宇杰展示了AI賦能的智慧交通系統,服務全國5省30城核心路段,亞運會期間實現零事故紀錄,讓道路擁有“會思考的大腦”;還有Wisdom Motor的許輝帶來下一代商用車解決方案,續航提升40%,碳足跡降低60%,重新定義“車輪上的未來”。
資本“靈魂拷問”:商業與技術“一見鐘情”
問答環節也是火花四射,投資人犀利發問,創業者妙語連珠。現場氣氛熱烈,大家對這些新興科技項目充滿好奇與期待。“量子密碼怎么應對五年后的算力突破?”“水性電池的能量密度天花板在哪?”“芯片良率提升12%是實驗室數據還是產線數據?”一個個實際問題接連拋出。
一位投資人問王端超博士:“你們的技術如何保證大規模生產的穩定性和一致性?”王端超解釋說:“我們已經完成了實驗室小試,并且正在進行中試線建設與工藝優化。預計到2025年底,我們將建成10kg/年的中試線,完成ISO/TS 80004石墨烯標準認證,確保每一批次產品的質量穩定。”
另一位關注新材料領域的投資人向張博聞博士提問:“你們的技術相比現有技術有哪些具體優勢?特別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張博聞自信地回答說:“我們的反向硫化技術極大地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同時簡化了生產工藝流程,使得整體生產成本大幅降低。此外,由于使用的是石油化工副產物作為原料,不僅解決了廢棄物處理的問題,還進一步提升了經濟效益。”
還有投資人對丁肇亮的業務模式產生了濃厚興趣:“你們的四大核心業務具體是如何運作的?”丁肇亮答道:“我們的四大核心業務包括醫療內容精準營銷、健康達人直播矩陣、家用醫療器械全鏈路合作、自營品牌精細化運作。例如,在醫療內容精準營銷方面,我們自主孵化了數百位醫療大健康IP并實現了全科室覆蓋,創新打造科學性、專業性、趣味性兼具的科普患教內容,將‘前鏈路患者教育’與‘后鏈路流量轉化’在全域范圍內無縫銜接。”
這場持續半天的“科創相親會”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結束。走廊里,關于技術參數、估值模型的討論仍在繼續;停車場內,剛交換名片的雙方已約定了下一次的考察。
星河再啟:浙大科創五周年
2020年7月16日,當第一縷創新晨光掠過錢江南岸,一座“未來方舟”在此悄然啟航——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首期開園,開啟了探索未知、創造未來的壯麗航程。
五年來,這里始終跳動著原始創新的脈搏,激蕩著技術革命的浪潮。每一次思想與實驗的碰撞,都是對未知的叩問;每一次晨光與智慧的相擁,都在積蓄改變世界的力量。如今,這顆由浙江大學與杭州市政府攜手播下的“創新之種”,已然破土而出成長為枝繁葉茂的科創之樹。
五年來,科創中心以創新之筆勾勒出一個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圈——集成電路筑鏈強基,合成生物聚勢騰飛,功能材料突破創新,儀器裝備智造未來。“我們不是‘散兵游勇’式科研,而是圍繞產業痛點組建‘攻關艦隊’。”科創中心主任楊建義介紹。
五年來,科創中心堅持用體制創新解開科技創新的束縛,成立6大企業研究院、40余家企業聯合實驗室,探索出一條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科技創新新路徑。同時,科創中心堅持以“科技金融”助攻產業發展,以全新的“基因組合”模式激發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起了從種子輪、天使輪到A輪及以后的基金矩陣,引育科技型企業160家,融資超25億元。
接下來,科創中心即將開啟為期三個多月的五周年系列活動。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活動正等待著你來參與與探索。在實驗室開放日,那些傳說中“閑人免進”的高端實驗室,將對公眾揭開神秘面紗;科創文化節會帶來科學與藝術的碰撞;還有很適合親子出行的科創游園會、科學市集等等。更多活動詳情可以關注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官方平臺獲取哦。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0-147920-0.html科技與資本的“雙向奔赴”: 一場讓未來觸手可及的科創盛宴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探訪歐姆龍智能工廠:在AI加持下,預防醫療如何走進千家萬戶
下一篇: 第五屆數博會盛大啟幕!黑科技亮相引爆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