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人工智能帶來的風暴重新攪動招聘市場,沒有一家互聯網公司能置身事外。春招自然成為頭部公司爭奪技術人才的第一站,接二連三的招聘信息鋪滿了各大社交平臺。
2月26日,美團宣布2025年春季招聘計劃。此次招聘主要面向應屆畢業生和實習生,招募規模達到5000人,覆蓋10大類職位。
進入3月,各大互聯網公司陸續發布了招聘信息,阿里、京東、字節跳動、小紅書等公司紛紛進入招兵買馬的階段。
今年更早之前,AI新貴DeepSeek開啟了大規模招聘。在相關招聘網站,DeepSeek發布了21個崗位。其中,“深度學習研究員-AGI”月薪達到了6萬-9萬元,如果算上年終獎,年薪可達百萬元。
“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則放出“機器人控制算法專家”崗位,薪資水平為70K-100K(13薪),按照最高10萬元月薪計算,年薪可以達到130萬元。
人工智能熱潮還在持續蔓延著。智聯招聘2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業求職人數同比增長33.4%,位居行業第一。人工智能工程師也以69.6%的求職增速躍居職業榜首。
即將碩士畢業的沐沐,還沒從此前秋招密集的戰斗中緩過神來。春招釋放的一批崗位,推著她進行新一輪的查漏補缺?!敖衲甏赫羞€是有不少有潛力的崗位,我已經陸續進入幾個面試環節了,但是還沒收到理想的offer?!?span style="display:none">DHx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大廠春招的需求有些回暖,和秋招補錄名額一起開,今年開工第一周就有不少頭部公司放出了崗位,整體的熱度要比去年同期高出不少。”負責招聘工作的王偉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表示,通過與多家企業溝通,整體來看,目前企業招聘需求有所恢復,但更多傾向于校招,這主要是出于用人成本的考慮。
大廠春招吹響集結號
過去一年,在聚焦核心業務之后,各大互聯網公司重新回到了增長的軌道,人員結構逐漸趨于穩定。因此,春招成為互聯網公司業務調整、重新排兵布陣的關鍵節點。
2月,阿里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3月25日,在匯豐全球投資峰會上,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表示,經歷了幾輪裁員之后,阿里的員工數量已經觸底,釋放阿里將重新開啟招聘的信號。
在連續幾年大規模的降本增效后,大廠的人員缺口也顯露出來。阿里財報顯示,2024年年底,阿里員工數為19.4萬,而在2021年年底,該數字接近26萬。
在近期的財報業績會上,美團創始人王興著重談到了AI戰略,稱美團對于AI是“進攻而不是防守”,“我們會利用所擁有的一切來嘗試進攻,主動去在AI方面實現我們的領先地位。”
京東加大春招力度也與其當前業務的調整密不可分。開年后,京東官宣闖進外賣賽道,重新攪動本地生活戰局。此外,京東也已切入具身智能領域,側重家用場景,現已成立相關業務部門。
林鑫還在等待一個更好的機會,他是國內某985大學的研究生,秋招保底拿到一家頭部大廠的offer,他打算在春招的海量崗位中撿漏更具性價比的工作。相比秋招期間的焦慮,應對春招涌現的新崗位,林鑫顯得從容得多,在投遞出去的十多份簡歷中,進入面試環節的已經有兩家。
三年前,林鑫經歷過招聘季的廝殺,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只要通過業務能力考核的面試,收到offer的概率會達到90%以上,但是類似的情況在這兩年發生了變化?!案偁幐ち伊?,很多終面通過的候選人也要面臨漫長的‘泡池子’環節(簡歷池,指筆試、終面通過后的等待過程),再根據學校和綜合素質淘汰一批人?!?span style="display:none">DHx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盡管春招市場逐漸回暖,但畢業生的焦慮情緒仍然揮之不去。沐沐在小紅書更新自己春招的進度,吸引了上百個四處碰壁的應屆生。除此之外,她在個人首頁詳細介紹了每段實習經歷和擅長的技能,想借機走進獵頭或者招聘人員的視線。
AI崗位火爆,應屆生爭搶上岸
回憶幾個月前的秋招經歷,王冕形容那是一場兵荒馬亂的戰斗,由于準備并不充分,他廣撒網了上百家公司,集中進行了大大小小60多次面試,僅存的碩果是某頭部公司的邊緣業務。這份工作并不是王冕最理想的選擇,他決定把春招當作躍入AI賽道的最后一次機會。
“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職業生涯的分水嶺,如果不能進入核心業務條線,很有可能被時代拋棄?!苯涍^一個假期的復盤,王冕對AI應用場景和相關知識的惡補,最終他上岸了某中廠的產品經理崗。
在社交平臺上,像王冕一樣想要躋身AI崗位行列的不在少數,面試經驗帖逐漸衍生為一門課程,希望在春招中翻身的應屆生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涌入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風口中。
對待春招市場涌現的新機會,亞楠表現得比較佛系,她是某985大學的應屆生,由于專業問題大量流入招聘市場的崗位基本與她無緣,專業對口就像一道跨不去的障礙,她注定無法成為熱門崗位的候選人。
整個秋招階段,亞楠前前后后投了近百家公司,進入面試環節的占比達到60%,但能確定拿到offer的只有1-2家,同時能滿足收入可觀、發展穩定、福利待遇不錯的公司并不多。她考慮再三,決定保留某中廠的運營offer。
隨著AI崗位全面涌向春招市場,相關崗位的需求也跟著水漲船高。其中,阿里春招開放的崗位超過3000個,AI相關崗位占比接近50%,高德AI相關崗位占比約65%,阿里云超過80%。
除了頭部互聯網公司高調爭搶人才,中腰部公司研發、算法相關崗位同樣撐起半壁江山,具備AI開發能力頻繁出現在崗位需求上。
“今年春招的針對性比較強,科技公司幾乎都選擇在核心業務中融入AI功能,算法和研發等崗位的市場需求量大,開出的工資也比較高。”王偉說道。
龐大的市場缺口促使頭部高校調整招生計劃。今年以來,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高校紛紛擴招。以清華為例,2025年擬增加約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額,同時將成立新的本科通識書院,以培養具備人工智能AI思維、勝任AI技術、具有AI與不同學科深度交叉知識素養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
林鑫也想搭上人工智能的風口,他嘗試投遞某頭部大模型公司的實習崗位,卻拿不到相應的面試機會,他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大廠的出海業務。
“可能卡在了對口專業上,即便是運營類的崗位,都要求有相關AI實戰經歷或者具備數據分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痹诶罱】磥?,在瞬息萬變的AI競賽場中,用人單位更看重求職者的創新能力,這種技能也拉開了職場的收入差距,李健認識的同校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生收入是他的3-4倍。
面對巨大的技術浪潮,趕上變革的應屆生都不想錯過,但是機會并不會為所有人逗留。上岸后的王冕也抱著些許危機感,他擔心有的AI崗位會變成一種過渡性工作,一旦在行業競爭中失速,他也會成為被淘汰的一員。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40119-0.htmlAI崗位擠滿春招市場,有年薪高達百萬,應屆生搶占最后機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