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華爾街日報》透露,OpenAI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一項重大融資談判,旨在籌集高達400億美元的資金,這一數字折合人民幣約為2901億元。此次融資后,OpenAI的估值預計將飆升至3000億美元,相當于人民幣2.18萬億元,與之前的1570億美元估值相比,幾乎實現了翻倍增長。
據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軟銀集團有望成為此次融資的領投方,計劃投資金額在150億至250億美元之間。其余資金則將來自其他多家投資者。值得注意的是,在談判初期,雙方曾有意將OpenAI的估值推高至3400億美元,但隨后經過進一步協商,最終將擬議估值調整至3000億美元。
軟銀集團不僅在領投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還積極為本輪融資的剩余部分物色投資者。然而,目前談判仍在進行中,尚存在不確定性,因此最終結果仍有待觀察。盡管如此,這一輪融資若成功完成,無疑將刷新硅谷歷史上的融資紀錄,并遠超OpenAI在2023年從微軟獲得的100億美元融資。
據數據提供商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若OpenAI的估值達到3000億美元,其將僅次于埃隆·馬斯克的SpaceX,成為全球估值第二高的初創公司。這一估值的飆升,即便在硅谷當前的AI熱潮中,也顯得尤為引人注目。
除了融資規模的龐大,此次融資的背景也頗具看點。去年10月,軟銀曾向OpenAI注資約5億美元,并隨后發起了一項15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合計收購了OpenAI價值20億美元的股份。這些資金部分將用于支持OpenAI對“星際之門”項目的承諾,該項目是與軟銀、甲骨文聯合成立的合資企業,旨在未來四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新的AI數據中心,為OpenAI的技術提供強大支持。
OpenAI還計劃利用這筆資金緩解其業務運營的虧損壓力。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去年OpenAI預計虧損約50億美元,而營收僅為37億美元。盡管面臨虧損,但該公司預計今年的收入將大幅增長至116億美元。然而,近期中國AI公司DeepSeek的崛起,憑借其高性能、便宜且免費可用的AI技術,對OpenAI等美國AI開發商的大手筆支出策略提出了挑戰,也促使OpenAI更加迫切地尋求資金支持。
此次融資談判的進展,也進一步加深了OpenAI聯合創始人兼CEO薩姆·阿爾特曼與軟銀創始人兼CEO孫正義之間的關系。孫正義似乎已決定通過綁定OpenAI來大舉押注AI行業,這一決策無疑將對未來AI領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28300-0.htmlOpenAI新一輪融資或達400億美元,估值逼近2.2萬億人民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