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國的離婚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約占結婚數的10%。
父母離異對子女心身健康有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一項有關的研究報告表明:54%離異家庭的孩子在情緒和情感方面存在問題,表現為抑郁寡歡、心事重重,容易激怒,與同齡孩子關系緊張,甚至自暴自棄,產生心理和行為的偏差。與完整家庭的兒童相比,離異家庭孩子的平均智商為96.95,學習成績80分以上的占56.25%,而和睦家庭的則為101.18和80.2%。
如何幫助孩子適應父母離婚后的生活,以不影響他們人格的健康發展,心理學家們建議:
把握自己的情緒:離婚對絕大多數夫妻來說,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切忌把孩子當“出氣筒”,宣泄自己的情緒,離婚本不是孩子的錯。要繼續給孩子溫暖和關懷,才能有利于孩子成長。
與孩子共同生活:有的離異夫妻把孩子交給長輩或其他親戚撫養,只圖自己省心。這樣會使孩子有被父母拋棄的感覺,產生自卑和怨恨,進而悲觀厭世敵視社會。離婚后父親或母親一方應承擔起撫養孩子的義務,營造和諧親情的家的氛圍。
不說配偶的壞話:大多數孩子在父母離異后,都希望他們能破鏡重圓,并愿意與之保持良好的關系。但是,如果撫養孩子的一方故意破壞親子關系,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前配偶的壞話,不利于培植健康的性心理,這會影響他們將來的戀愛和婚姻的幸福。
與孩子溝通:夫妻在離異前后,要多與孩子談心溝通,告訴他父母為什么要離婚,使其對婚姻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認識,而不是簡單地看成是哪一方的錯誤。如果缺乏交流,有的孩子會把父母離婚的原因歸結在自己身上,出現不能悅納自己,喪失自信心等心理危機,極易出現偏激行為。
不剝奪父母的愛:夫妻之間沒有血緣關系,雖然離婚了,但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系永遠不會改變。有的人離婚后,禁止自己撫養的孩子與前配偶及其親戚之間的往來,逼迫孩子不認這門親戚,以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這都是不可取的。離異后的雙方都不要輕易剝奪父母對孩子的完整的愛,為孩子的人格完善給予更多的關懷。
孩子是無辜的,離異后的父母更應該給他們一點愛心一份關懷,不要讓孩子因離婚而受到傷害。即使有一方再婚,也應定期地探視孩子,共享天倫之樂。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42-14000-0.html夫妻離婚 請別傷了孩子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沉默婚后 何嘗也是一種“家庭暴力”
下一篇: 失戀不可怕 推薦4種最好用的失戀治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