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運動發展的順序是坐——爬——扶站——扶走——獨站——獨走。在實際的生活中,有很多寶寶不喜歡按常規出牌,而是有自己的節奏。面對寶寶的差異,家長也有自己的擔憂。
一、擔憂的聲音
一位粉絲媽媽私信表示她的寶寶即將滿11個月,卻還不喜歡爬,甚至不愿趴著,更喜歡大人扶著胳膊站立。她對寶寶直接學會走而跳過爬行過程感到焦慮,因為聽說這樣的孩子前庭功能可能發展不好,容易導致感統失調,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可能患上多動癥。
二、爬行的重要性
學會爬行對寶寶是一個重要的發展里程碑。爬行擴大了寶寶的探索范圍,意味著寶寶自主探索的范圍更廣泛了,擴大了寶寶的視野和探索范圍。爬行有助于寶寶的視覺發育,鍛煉眼部肌肉,促進視力發育。爬行還有助于寶寶的肌肉和骨骼力量的發展,為后續大運動發展打下基礎。此外,爬行有助于寶寶平衡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三、寶寶差異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發現,不到一半的孩子是按照常規程序發展的。有的孩子會先扶站再開始手膝爬,有的孩子能夠扶走了才開始手膝爬,還有的孩子雖然會爬,但是爬的姿勢獨特,也有一部分孩子直接跳過爬行階段,開始站立和行走。
四、造成寶寶不爬行的原因
1.寶寶自身原因:寶寶可能因為身體較胖,爬行費力;寶寶學爬的時間正值冬季,穿著厚重不適合爬行。
2.家長原因:有些家長對寶寶的爬行不重視,認為寶寶早點走路更好;有些家長因為喜歡抱著寶寶,減少了寶寶自己活動的機會;還有些家長認為地上臟,不讓寶寶在地上爬行。
五、父母關注的焦點
美國兒科學會提出,雖然爬行很重要,但家長更應該關注寶寶是否有自發的四處移動能力,而不僅僅是爬行能力。很多寶寶雖然沒有經歷爬行階段,但會通過其他方式四處移動,比如挪動屁股、翻滾、匍匐前進、側爬或后退,扶著東西挪步等。
六、方法和技巧
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和技巧,激發寶寶對爬行的興趣。每天讓寶寶在清醒狀態下多練習俯臥,訓練寶寶手、膝爬,使用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都是有效的方法。
七、爬行的理性看待
雖然爬行很重要,但家長也要理性看待寶寶爬行這件事。對寶寶來說,會扶站、扶走,即使沒經過爬行,也會比沒有移動能力的寶寶具備更好的空間認知能力。因此,父母真正要關注的是寶寶是否有自發的四處移動能力,而不只是爬行能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36-29404-0.html學會爬行益處多 寶寶若跳過爬行直接站立 行走 是否存在潛在危害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