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 生老病死
漢語拼音 shēng lǎo bìng sǐ
成語釋義 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雞豬魚蒜,逢著便;生老病死,時至則行。”《仁王經·無常偈》:“生老病死,事與愿違。”
使用例句 只是在家受不得那愛欲牽纏,生老病死,世態炎涼,人情險惡。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一回
無法捉摸:沒有辦法抓住和觸摸的事或物或人。用來喻指無法理解、無法捕捉。多指人的思想、心思。
例如:很多時候,我們是無法捉摸女孩子的心事的。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177061.html?si=1
八苦實際上就是苦苦,苦苦里面分八大類。「又八苦者,乃人間之苦」。這個講的就很貼實,我們人世間的苦。哪八種?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一共八種。第一個,「生居胎獄,是生苦」。一個人來投胎,在母親懷孕十個月當中,這十個月等於在地獄一樣,苦不堪言。母親喝一杯涼水,他的感受像在寒冰地獄,母親喝一碗熱湯,他就像在八熱地獄,母親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在里面全部能感受到。所以,中國古人有胎教,學古禮的人都懂得。婦人懷孕的時候,這十個月當中要端正心念,言行舉止要如理如法,為什么?她感染胎兒,這叫胎教。心念端正,將來這個胎兒思想純正,這都是母親教的。言行端莊,不違背禮教,小孩出生的時候相貌、身體端正,好教,很聽話。中國古時候稱這個叫胎教。小孩出生,他眼睛睜開他會看,他耳朵他就會聽,雖然不會說話,他已經開始在學習、在模仿。所以中國家教里面的《弟子規》,不是教小朋友念的,《弟子規》這個做人的基本的規矩,從什么地方學的?從他一出生,就中國古人講「教兒嬰孩」,剛出生。做父母,那就是他的老師,父母言行舉止,在小孩面前都要端莊、要莊重,為什么?小孩他看到聽到,他學到。三年,一千天,這叫扎根教育。古諺語所謂「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生」,這三歲的三年,一千天的扎根教育扎得好,他八十歲都不會變。這種的教育,圣賢教育,只有中國有,外國人不懂。中國這個教育在中國推行至少有一萬年歷史,有文字記載的五千年,五千年之前沒有文字記載。中國這些老祖宗懂得,會教,佛菩薩是人教出來的,大圣大賢也是人教出來的,看你怎么教法。
現在把圣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么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么?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腦里頭游戲節目太多了,還有殺人游戲,從小他就學會了。跟中國古圣先賢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真正是一百八十度的相違背,把人全教壞了。人教壞了,那就像這幾天你看日本的災難,我聽到至少有日本兩位官員,都是高級官員,兩個人說的意思完全相同,不善業所感。災難是不善業感,這個話講得對,佛在經上是這么說的。你這個小區,人造善業,這小區里頭就沒有災難。我在日本參加過兩次聯合國主導的世界和平會議,很難得,兩次都在岡山,我跟岡山縣長、當地小鎮的市長結了很深的緣。岡山這個小鎮我很喜歡,我對他們很尊重。這個小鎮的人很本分,沒有貪欲,知足常樂,生活非常節儉,非常樸實。人與人間真有禮貌,他不是假的,不是敷衍的,是出自於內心對別人的尊敬。這個小鎮居然能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我們只聽說古時候有這種情形,沒有想到現在在日本岡山也看到。當地人告訴我,他們這個小鎮四百多年來沒有災難。我打電話問岡山的朋友,這次日本災難他們沒有。小地區的人,人心善、言行善,周邊災難他沒有,這不是很明顯的擺在那里嗎?這個不信你還信什么?他做出來給你看了。前些年我們在湯池小鎮做學習《弟子規》的實驗,那二、三年當中,這個縣周圍有災難,這個地區沒災難。佛給我們說的話是真的。最明顯的就是汶川地震,這非常明顯,震源在四川,山東感到、測到地震,江蘇測到地震,我們這個小縣應當測出來,我們這個小縣測量地震的人說這兒沒有,這個很奇怪。因為從四川到山東,他講一定要通過安徽,安徽這個縣沒有測出地震。這是當地官員告訴我的,他們沒測到,南面江西測都測到。佛說的話相信的人有福了,不過相信非常之難,正像《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沒有深厚的善根福德,你不可能接受,你不可能相信。
八苦,人間之苦。生居胎獄,這是生苦。你看小孩出生都痛哭,為什么哭?苦就哭,不苦應該他就很歡喜,你們有沒有看到哪個小孩出生歡歡喜喜,有沒有看到?沒看到,你就知道他出生多苦。生苦我們每個人都經過的,忘掉了,不記得了。「老厭龍鐘,是老苦」。年輕人不知道老苦,你看胡小林,五十多歲,不知道父親的苦處。他告訴我,他帶他的妻子兒女到舊金山,不是舊金山,是新加坡,到新加坡去觀光旅游。參觀老人博物館,里面有很多道具,把老人的苦處顯示出來。他參觀之后他才感受到原來老人有這么苦,走路行動不方便,就像身上帶了三十斤的沙一樣。你腿上綁上三十斤的沙,你走路我看看,八十以上的人走路就像那樣的。完全不知道!以后了解之后,學了傳統文化,回去盡孝,很難得。父親在臨終之前四個月,他真正盡到孝道,感動了全家。父親是老革命,母親也是的,看到學傳統文化的好處,小孩子真的回頭了,懂得盡孝道,對老父親照顧無微不至。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良心發現了,他才知道父母生育之恩。人到老了,眼花了,耳也聾了,牙齒、器官功能都衰退,活在這個世間真辛苦。
二次大戰之后,有許多國家,富強的國家,興起老人福利事業,美國人帶頭的,對老人物質生活方面照顧得很周到。退休之后,國家每個月把你的生活費用寄給你,國家養老,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這個制度。我在國際弘法,我對這個事情很關心,每到一個地區,我都會去看這個地方老人福利事業。而是以澳洲做得最好,澳洲是得力於地大人少,澳洲的老人公寓做得最好,老人居住的環境就像在公園里面,真難得,我看了生歡喜心。對老人的照顧,每天澳幣一百元,所以物質生活比其他的國家都好,但是缺乏精神生活。比不上中國古時候傳統的家庭,老了家族養你,養老育幼是家里面最大的兩大任務,這是外國永遠沒有辦法想像到的。中國老人老了之后退休,享天倫之樂,這天倫之樂你要跟外國人講他不懂,什么叫天倫他不知道。兒孫滿堂,一個大家族,這一家小孩至少有五、六十個,大大小小圍著老人,那真樂,真有樂趣。所以像澳洲這種老人院,如果老人院跟幼兒園合在一起,老人天天看到小朋友,小朋友天天看到老人,把老人看作是自己祖父祖母。老人會愛護小孩,小孩學到尊敬老人,這是個很好補救的辦法,讓老年人永遠不離開年輕人,不離開小孩,他生活得快樂。精神方面的教育要特別關照。宗教教育,晚年那是他最喜歡的一門功課,讓老人真正幸福美滿度過他的晚年,晚年他歡喜,他快樂,這個功德不得了,沒人知道。學佛的人明了,老人臨終的時候心里面平安,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怨恨,一定生到好地方,人天兩道。如果他臨走的時候滿腹的怨恨,他一生對社會付出很多,到晚年的時候沒人照顧,只要他有怨恨,多半都是墮畜生道、地獄道。你想想看,晚年能夠幫助老人心情愉快,等於說把他從惡道里頭送到天道,這個功德多大!我參觀老人院,他們請我講話,我都贊嘆里面服務人員,他們是天使,他們不是凡人。盡心盡力把老人當作自己父母一樣孝順,他就把這個老人從惡道送到天道,這功德大。念佛的人幫助他往生,從凡夫把他送到佛道,成佛了,這功德多大,沒有能夠跟這個功德相比的。這些事,這些道理,只有佛懂得。
第三、「病受苦痛,是病苦」。病苦的經驗年輕人都有,尤其這個時代,為什么?飲食不干凈,水不干凈。現在人真可憐,空氣不干凈。我剛才在這里看了一份資料,這份資料寫的是日本這次地震,福島的核電廠里面流出來的物質已經飄到北美洲。這隨風飄流,就是輻射塵,這是個很麻煩的事情。現在很多人擔心,怕這個地震會影響富士山,富士山是個火山,怕這個火山爆發。首相透露一個危機,設想好,想好「東日本全部毀滅」,那是標題,日本首相說的。怕的是富士山這個火山一爆發的話,會連到好多個火山爆發,那日本東部就完了。核電廠排出來這些廢氣就等於原子彈的輻射塵一樣,對人的傷害很大,隨風飄到。就看這幾天的發展,如果不斷還有火山爆發的話,可能日本核電廠的輻射塵可以影響北半球。現在美洲測到了,歐洲免不了,很麻煩的事情!現在這個世界上,許多的先進國家都有核能發電廠,一座核能發電廠就等於一顆原子彈在那邊,地震會破壞它。佛經上說,「人命無常,國土危脆」,現在用經上這些來形容這個世界一點都不過分。
災難怎么化解?真能化解,但是大家不相信。什么方法?老實念佛,用真誠的心老實念佛。沒人相信。念佛有這么大的效果我們相信,我們為什么相信?我們理論搞透徹了,事上我們也看到許多的證據,它不是假的。一個念佛的人,真正念佛的人,誠心誠意一心念佛的人,前些年山西小院四十多個人都是得癌癥,被醫院宣布死刑,壽命只有二、三個月。他們自己也知道,真的一切放下,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念到三個月沒事,再去檢查,癌細胞沒有了。這念佛功德!劉素云十年前得的紅斑狼瘡,比癌癥還嚴重,醫生告訴她,得這種病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叫她心理上要有準備。於是她一切放下,老實念佛,每天聽經十個小時,十個小時聽經之外全念佛。她也是念到三、五個月再去檢查,沒有了,紅斑狼瘡好了,臉上連疤痕都找不到。醫生就非常驚訝:你怎么好的?你用什么藥物?她說:我什么藥我都沒用,就是念阿彌陀佛。醫生相信她,醫生憑什么相信她?她一生沒有說妄語,這一般人做不到。一生跟任何人都是心里實話實說,從來沒有打過一次妄語。所以她在東北大家知道她,她說的話沒有人不相信。念佛念好的!佛經上有這個道理,量子力學家也承認這個道理,意念可以改變外面的境界,所以意念可以改變自己身體里面的細胞組織。不善的念頭,它就會變成病毒,純凈純善的念頭,病毒就恢復正常,都是自然的,不需要用任何藥物。這已經有不少人做出來給我們看。經上講的,不只治你這個身體,而且幫助環境,這個地球環境上有災難,集體的意識可以能把災難化解。要真心念佛,真誠心念佛可以化解地球的災難。所以,這次有兩位日本官員公開跟大家說,災難怎么來的?不善心行之所感。我們心善行善,不會有災難。
第四個,「死悲分散,是死苦」。這個身體四大分散,與今世眷屬統統也分散了,來世各人隨各人的業力所轉,自己做不了主。有定力的人,自己可以做主,沒有定力的人做不了主。你一生行善,心善行善,你生到善處;心行不善你就生到不善處,餓鬼、地獄、畜生這都是不善的。真正念佛人他生到極樂世界,真正信仰宗教的人他能夠生天堂,假的不行。生老病死是一切人都不能夠避免的,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生老病死統統要受。
除這個之外,第五「愛別離苦」。「愛則欲合偏離」,你喜歡的人,你喜歡的事、喜歡的物,想常在一起,偏偏分離,「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是名愛別離苦」。這種事情就在眼前,沒有辦法。我們一生總想有個安定的環境,好好的來修行,沒有這個緣。最長,我這一生最長就是住新加坡,三年半,還是要別離。緣聚就合,緣離就散,聚散無常。早年在美國、在加拿大,這些大城市每年都去巡回一周。每個地方時間長的,住溫哥華的時間長,每次去住一個月,其他地方大概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十多個城市。想住在一個地方不行,哪個地方邀請就得到哪里去。到澳洲,世界上其他地區還是要去走,也不長久。這兩年在住的時間長一點,大概有一年多。佛法隨緣,一點都不勉強,哪里有緣就到哪里去。可是自己修成才有這個能力,自己要沒有成就,這個緣就沒有了。這種緣也是非常不得已,沒福報,看看古來祖師大德,住一個山頭幾十年不下山,不要說別的,定功就值得人敬佩。人心定,他心就清凈,心清凈他就生智慧。同樣一個道理,災難頻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要定,你在大災難里頭,你心是定的,你不亂。亂就有憂慮,就有恐怖;定,他就生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恐懼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愈是有大災難,心愈要定,愈要能沉得住氣,不被外面環境所擾亂。
第六個,「怨則欲逃偏遇,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欲求遠離,反而集聚,是名怨憎會苦。」討厭的人、討厭的事,總想跟它離得遠遠的,偏偏常遇到,這叫怨憎會苦。小時候在學校念書,好同學總喜歡坐在一起,偏偏位置排得很遠;很討厭的人,偏偏跟他坐在一塊。所以聽到佛法里講的時候,想到這從小就有,再回想,一生何嘗不如是,冤親債主偏偏找上身來。
第七,「求則欲得偏失,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這第七種,求不得。為什么求不得?為什么會愛別離?為什么會怨憎會?「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人真的把這些道理參透,搞明白了,心就定了,心定就離苦得樂。人與人有緣分,人與環境有緣分,人與一切萬物都有緣分。命里有的肯定有,丟都丟不掉,命里沒有的,用什么方法你也得不到。非法手段所得到的,還是你命里有的,那不叫冤枉嗎?命里如果沒有,用非法的手段得到,災禍就跟著來。非法手段得到,沒有災禍,你還能享受,說明那是你命里有。你命里有福報,大福報,用這種不適當的方法得到,把你命里的福報就虧折。譬如你命里財富有一百個億,你用非法的手段,起心動念是損人利己,你實際上能得到多少?五十個億。你覺得很滿足,我很了不起,你不曉得命里原本是一百個億,舍了一半,錯了!如果為人正直,一絲不茍,念念還想幫助別人,還想照顧別人,他命里本來是一百個億,可能會增加到一百五十個億,為什么?他心好、行好,這是真實的道理。中國古人常說,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害,便宜不能占。人吃虧是什么?吃虧是消災,是消業障,免除許許多多的災難,這怎么不是福!古人說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舍財消災」,財損失掉,你的災消了,業障消了,佛門里面講業障消了,好事,不是壞事。果然參透,那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能看出這一點,你的境界大幅度提升,佛菩薩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凡夫境界,小小一點利害斤斤計較,錯了。放下,你就覺悟了,放下,你所得到的遍法界虛空界。
最后一個,第八,「五陰熾盛苦。《圓中鈔》曰: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這五種。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物質跟精神你放不下,你對於身、對於心,心就是精神現象,都產生嚴重的情執,不知道這五樣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心經》是學佛的人最熟悉的一部經典,玄奘大師翻譯的,二百六十個字。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你真有智慧,你就曉得全是假的,你貪著那就苦不堪言。你要知道是假的,放下,你就解脫了,你就得大自在。這五樣東西稱之為陰,陰是什么?「覆蓋之義」,把它蓋住了。把什么東西蓋住?把自性蓋起來了,你見不到自性。自性,自性是真我,色受想行識是假我,它不是真我。凡夫錯就錯在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不認識,搞六道輪回真叫冤枉。
你看這里講得好,「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這五樣東西讓你永遠見不到真性,這五樣東西去掉,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盛即盛大之義」,下面為我們解釋,謂前面所說的「生老病死等」,「等」就是前面的七種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眾苦聚集,故曰五陰熾盛苦」。前面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八大類的苦都集在你的身跟心里頭,你身體所感受的,你精神上所感受的,日夜不安。這八種苦人人都有,特別明顯的是富貴人家,大富大貴,他們的五陰熾盛嚴重,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想盡方法要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丟掉。年歲一年比一年大,又怕老死,貪生怕死,所以憂慮比一般人多。晚上不能睡覺,要吃安眠藥,一天都不能少。我親眼見過,億萬富翁,天天晚上吃安眠藥。他沒有快樂,經營的事業太多,沒有休閑的時間,苦到老死。
詞目 生老病死
發音 shēng lǎo bìng sǐ
釋義 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雞豬魚蒜,逢著便;生老病死,時至則行。”《仁王經·無常偈》:“生老病死,事與愿違。”
示例 只是在家受不得那愛欲牽纏,~,世態炎涼,人情險惡。(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一回)
自然規律
易經中病指的是病情很嚴重。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易經》在古代疾是指很小的病,病是指病情很嚴重。
神經官能癥又名神經癥,又稱神經官能癥或精神神經癥。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癥、焦虛癥、恐怖癥、軀體形式障礙等等。《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III)中神經癥的描述性定義:“神經癥是一組主要表現為焦慮、抑郁、恐懼、強迫、疑病癥狀,或神經衰弱癥狀的精神障礙。本障礙有一定人格基礎,起病常受心理社會(環境)因素影響。癥狀沒有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作基礎,與病人的現實處境不相稱,但病人對存在的癥狀感到痛苦和無能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遷延。各種神經癥性癥狀或其組合可見于感染、中毒、內臟、內分泌或代謝和腦器質性疾病,稱神經癥樣綜合征。”由于各國學者理解神經癥病因學觀點不一致,多年來對本癥的命名、概念、分類等爭議較多。1980年美國精神病學會在精神病分類中刪除了神經癥。我國學者仍認為神經癥是一客觀存在的臨床實體,在CCMD-III中將神經癥分為六個亞型:焦慮癥、恐怖癥、神經衰弱、軀體形式障礙、強迫癥、其他或待分類的神經癥。其共同點是①起病常與素質和心理社會因素有關;②存在一定的人格基礎,常常自感難以控制本應可以控制的意識或行為;③臨床相呈現出精神和軀體方面的多種癥狀,但無相應的器質性基礎;④一般意識清楚,與現實接觸良好,人格完整,無嚴重的行為紊亂;⑤病程較長,自知力完整,要求治療。
神經癥是常見病,患病率相當高。WHO根據各國和調查資料推算:人口中的5%~8%有神經癥或人格障礙,是重性精神病的5倍。西方國家的患病率100‰~200‰,我國為13‰~22‰。神經癥也是門診中最常見疾病之一
《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從其編排體例及文字內容看,是占卜用書。秦始皇焚書之時,《易經》也是因其具有占卜預測之書的性質而得以幸免。“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周易”,開創了中華民族文化之端。兩千年來被尊為群經之首,歷經漢、晉、宋、明、清的興旺發展時代,逐步被完善成為中國古代的預測學。易學蘊藏著唯物觀點和樸素而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其象數義理更是我國古代一切科技思想之源。易學的科學價值,因受兩千年來封建制度的阻礙,未被充分發掘出來。近代,易經八卦在發達國家已被用來服務于科學技術,在天文學、氣象學、醫學、生命科學、預測學和工業、商業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太極生兩儀”和八卦的陰陽導出了二進制,八卦被譽為“計算機之母”。我們祖國的瑰寶被外國人發掘而去。在人文、科學、預測方面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顯然,它必將在更深入廣泛的領域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關于其作者,《史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馬遷之說而認同《易經》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則有不同觀點。由于成書很早,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易經》的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為此古人專門撰寫了《易傳》以解讀《易經》。今天我們所說的“周易”通常指《易經》和《易傳》二者的結合。
占卜之書的性質并不能掩蓋《易經》作為一部偉大著作的價值。占卜起源于人類解釋世界的渴望,哲學的萌芽從原始宗教中生發出來,《易經》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證。中國哲學中陰陽相生相克、對立統一的基礎理論,便是根植于《易經》。后人從《易經》中發展出了復雜的哲學系統,儒家和道教的學說均明顯受到《易經》的影響。今人更是從《易經》中解讀出哲學、、歷史、軍事、民俗等諸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根據《周禮》的記載,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經》只是其中之一,另兩部《連山》、《歸藏》均已失傳。
《易》被其后的諸多研究者所推崇,許多易學研究者都是當時公認的淵博學者。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注重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東漢王弼、北宋程頤,后者如西漢京房、北宋邵雍。象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太極圖(含陰陽魚的圓形圖案)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后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添加進去的。
兩者有什么關系么..?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26-7143-0.html易經生老病死解釋,易經真能算出人的生死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十二生肖的算法,十二生肖簡便推算
下一篇: 一臉福相的女人命相,女人左右臉不對稱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