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施以過多管教的父母,可能是出于對人性基本的不信任。但是,在管教孩子的同時,可能也抑制了孩子擁有更為幸福的人生的可能性!
等她大一點,再多給她一些自由吧
曾有一位媽媽說,她和女兒的關系很糟糕,女兒總是抱怨被控制得過多,經(jīng)常和她對著干。她很為女兒青春期這種強烈的叛逆心而苦惱,為此還學了心理學,想通過正確的方式改善兩人的關系。但在談及要給女兒多一些自主空間時,她卻說,必須幫助女兒完成當下一件非常重要的決定之后才能放手。原來,她的女兒就要中考了,而且特別想讀職業(yè)中專。但這位媽媽卻堅持認為,孩子必須要讀高中,理由是讀高中才有進入好大學的機會。“她太小了,如果一步走錯,就會步步錯,進而影響一生。我是她媽媽,怎么可能眼看著她錯下去呢?我必須要幫她做這個決定。”接下來的幾天,她和女兒再次發(fā)生了劇烈爭執(zhí)。她大罵女兒不知好歹,女兒哭了幾天之后,終于默認了。她這才松了一口氣:等她大一點,再多給她一些自由吧!
我們總以為自己的殫精竭慮是在幫助孩子做最正確的選擇。從孩子一出生,吃什么,玩什么,學什么,做什么,事事操心,樣樣親辦,生怕走錯一步,以至于毀了孩子整個人生。但對于孩子而言,未必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理解父母的全然奉獻和接受他們的一手操辦。可能到最后,我們也只是感動了自己而已。有位媽媽問青春期的女兒:“我該怎么做,你才覺得我是一位好媽媽呢?”女兒想都沒想便回答說:“你少管我一點,就是更好的媽媽了。”也許,你的要求越多,在孩子眼里就是限制得越多。你做得越多,就是更多地入侵了他們的自我空間。
我相信,她從小就能搞定自己的事情
自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一個生命的誕生首先是自由的。自由地生長,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創(chuàng)造,自由地選擇,這是每一個生命都應該獲得的最起碼的尊重。也許有人會擔心,如果一味地給予孩子自由,那孩子會不會沒有方向,甚至走上彎路或者自甘墮落呢?其實,這是我們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會思考和憂慮的問題。我也沒辦法確切地回答,但我想講一個自己的故事。
我曾是一個得到過充分自由的孩子。其實是因為父母迫于生計整日忙碌,所以完全放養(yǎng)(忽略)了我,以至于吃飯、穿衣、玩甚至學習,都是我必須自己負責的事情。我從小就很獨立,很早便學會做飯、洗衣,獨自走幾公里路去上學。母親回憶說:“既然你從小就很獨立,那就不必替你操心了。”于是,我就真的一路獨立了下來。后來,當母親面臨一些選擇時,竟會打電話來詢問我的意見。如今,我已年過30,求學、工作、結婚、生子、辭職、任何一件事,我都做得干干脆脆,毫無牽掛。想來,這還真有點爽快呢。但我跟父母的聯(lián)系并不多,大家彼此生活,互不打擾,竟有些相忘于江湖的味道。然而在內(nèi)心里,我特別感念他們給予我的這份自由,能讓我一身輕松,自由地尋找人生的方向,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當我的女兒不想去幼兒園時,我同意她的選擇。因為我相信,她也可以搞定自己的事情,即便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嘗過自由的味道,才知道它的美妙,同時也知道如何才能將它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我們能不能接受孩子終將平凡?
每個孩子對于父母來說,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諸如成功、美貌、健康、幸福等美好的東西。但實際上,這些孩子終有很大一部分會淪為普通人。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接受孩子終將平凡?我曾跟先生討論過一個話題:按現(xiàn)在的教育模式,可能有近一半孩子進不了普通高中,只能讀職高。如果自己的孩子讀職高,我們到底能不能接受?也許很多父母不愿意想這個問題,因為我們都自信地認為,只要努力,孩子一定會擠過獨木橋,但任何事都有不確定性。其實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須要走高考這條路,也并不是所有走了高考這條路的人都最終成功。如果能打開一些思路,那位和女兒斗氣的媽媽,也許就不會這么執(zhí)拗地干涉女兒的自由。
愛,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好的父母,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也能尊重孩子的需要,并給予滿足。如果父母的自我功能過度地介入到孩子的自我功能里去,就可能會讓孩子手足無措。也許孩子還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到底是我活著,還是爸爸媽媽在代替我活著?
請記住:“愛孩子,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文章來源于大眾衛(wèi)生報,轉載只為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26-14113-0.html愛孩子,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有話好好說——克服語言暴力
下一篇: 寫給一個厭學孩子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