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傳統觀念中,很多人認為適度的打罵能夠“教育”孩子,使他們知錯能改。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當著孩子的面批評以及對孩子的一直否決中,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傷害遠超過肉體上的打罵。相比于打和罵,孩子更害怕爸媽當面做的事情包括不分場合地亂批評、在孩子面前吵架、一味地否決孩子等。
1.不分場合地亂批評
不分場合地亂批評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打擊。在不合適的場合下對孩子進行批評,特別是在外人面前的批評,會極大地損害孩子的自尊心。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尊重需求,包括自尊和他人尊重,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價值的認知極其脆弱,父母無視場合的批評會讓孩子感到羞辱,認為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
2.在孩子面前吵架
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家庭是孩子心理依賴的港灣,是他們獲取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心理學家艾瑞克·埃里克森指出,“信任對抗不信任”是嬰兒期的基本心理需求。父母頻繁地在孩子面前爭吵,這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全,影響他們的情感穩定和社會適應能力。
3.一味地否決孩子
父母一味地否決孩子會摧毀孩子的探索欲望。孩子天生充滿好奇心,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然而,父母的一味否決會直接摧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當孩子的提議和行為被不斷否定時,他們可能會逐漸喪失嘗試新事物的勇氣,長此以往,可能導致依賴性、缺乏獨立性。
4.做出各種不和諧的行為
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做出各種不和諧的行為可能會增強孩子的逆反心理。心理學中的“意愿形成理論”指出,“當個體的某些意愿或行為受到過多限制時,可能會產生與原意愿或行為相反的強烈欲望和行為。”在父母的持續否定下,孩子的逆反心理可能被激發,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甚至形成代溝。
父母應該意識到教育方式的重要性,通過正向的溝通解決問題才是關鍵。與其通過打罵和亂批評來教育孩子,不如給予他們尊重和理解,鼓勵他們獨立思考,這樣才能夠促進孩子健康的心理和情感發展。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18-35581-0.html比起打和罵孩子更害怕爸媽當面做什么事情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父母的哪些行為很容易把孩子養成仇敵
下一篇: 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