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有在媽媽身邊特別不乖,并不是因為媽媽慣壞了他們,而是因為他們對媽媽有特殊的依戀和信任。媽媽們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和關愛,建立穩定的日常規律,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并保持耐心和理解,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很多為人母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發現和感受:只要自己不在家,孩子就表現得很好,但一見到自己,卻開始鬧騰,經常變成一個哭包。
家人們也經常會抱怨:你不在家時,孩子可乖了,可你一回來,孩子就各種矯情、各種作,都是你慣的。
媽媽們自己也感到很無奈和困惑,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自己在外打拼,但結果卻是滿身埋怨。
一、孩子為什么只有在媽媽身邊才會變得特別不乖呢
1.孩子對媽媽有天生的依戀。寶寶和媽媽一起度過了10個月的共生階段,寶寶熟悉媽媽的心率、聲音和氣味。寶寶出生后,媽媽除了提供乳汁,還給予了孩子溫暖的擁抱、身體接觸和舒適感,這些都讓孩子對母親產生了一種天生的依戀。
2.孩子黏媽媽符合他們個體發展的特征。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指出,6個月到2歲的寶寶正處于分離個體化時期。雖然寶寶開始學說話、學走路,能夠離開媽媽做很多事情,但同時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焦慮。
寶寶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想要獨立探索,但又非常擔心與媽媽分開。所以一見到媽媽,他們才會變得各種矯情。這種黏媽媽的行為是寶寶正常發展的表現。
3.寶寶只在媽媽面前才敢鬧騰,是因為他們信任媽媽、知道媽媽會包容他們。在生活中,人們也經常把壞脾氣發泄在最親近、最愛自己的人身上,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人會原諒我們,永遠不會因此而離開我們。
寶寶也是如此,他們在媽媽面前鬧騰,恰恰說明了媽媽給予了他們足夠的包容和愛,讓他們有勇氣展現自己不好的一面。當孩子只在媽媽身邊特別不乖時,并不意味著媽媽慣壞了他們,而是因為他們相信媽媽會接受他們的真實情緒。
二、當孩子不乖時,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
1.媽媽們應該主動陪伴孩子。盡管媽媽們在工作后可能會感到情緒煩躁,但千萬不要忽視孩子對媽媽情感需求的重要性。盡量安排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交流和互動,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關心和呵護。
2.建立穩定的日常規律。孩子需要有穩定的作息時間和規律的生活環境,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和自律能力。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包括固定的起床時間、飲食時間、休息時間等,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期待媽媽的陪伴。
3.給予孩子適當的責任和自主權。適當地給孩子一些責任和決策權,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讓他們參與一些家務活動或者自主選擇一些小事情,比如決定自己的衣服、玩具等,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獨立性。
最重要的是,媽媽們要保持耐心和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各種情緒和行為的表達,有時會有情緒失控、鬧騰的時候。媽媽們要保持冷靜、耐心地與孩子溝通,理解他們的情緒和需求,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和支持。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18-29278-0.html為什么只要媽媽在孩子就特別不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孩子這么大了還吃手咬指甲怎么辦呢
下一篇: 全職媽媽回歸家庭要想清楚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