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7日,農歷六月廿九。14點53分48秒立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于每年公歷8月7-9日交節。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
物候現象中國古人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過后,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并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歷史淵源中國古代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根據主要是天象變化,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因此,秋季以立秋為始點。《歷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在二十四節氣中,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據二十四節氣排序,立秋后還有處暑節氣,立秋至處暑期間天氣還是很熱,處暑節氣后便出暑了,自處暑節氣起暑氣漸退。立秋后,降雨、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一個轉折點。古人認為,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開始從繁茂生長走向成熟。在古代農業社會,立秋對農事的意義很重要。
立秋習俗1、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即在立秋吃燉肉、烤肉、紅燒肉等以肉貼膘。
2、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里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村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里,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2、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漢代,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成日。此時收獲已畢,官府與民間皆于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4、秋忙會
秋忙會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10-7172-0.html2021年什么時候立秋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阿老表是哪里的歌曲
下一篇: 馬鈴薯淀粉和生粉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