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于每年公歷3月19~22日交節。,農歷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春分0度。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隨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
春分三候一候:玄鳥至
玄鳥就是燕子,屬于季節性候鳥。春分時節北方天氣變暖,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飛回北方,銜草含泥筑巢居住,又開始新一年的生活。
二候:雷乃發聲
雷鳴之后再過五日,看見閃電。雖說驚蟄有雷聲,可是真正多雨的時節是在春分,這個時候天氣轉暖,雨水增多,空氣潮濕,于是有二候&雷乃發聲&。
三候:始電
由于雨量漸多,伴隨著的是雷聲和閃電。這時人們經常可以看見從云間凌空劈下的閃電。
春分節氣的寓意1農耕的重要時節2晝夜幾乎相等3雨水明顯增多4早稻的播種期5萬物生長1、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農耕的重要時節。
2、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農歷書中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隨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
3、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中國平均地溫已穩定通過10度,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
4、春分節氣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此時也是早稻的播種期。
5、春分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節,除了極個別的偏遠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的草木都開始逐漸生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一切都充滿了勃勃生機。
春分節氣的諺語1、立春陽氣轉,雨水雁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2、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3、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4、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
5、春分降雪春播寒。
6、春分不暖,秋分不涼。
7、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8、春分刮大風,刮到四月中。
9、春分南風,先雨后旱。
10、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春分節氣的古詩1、《春分》
【唐】劉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2、《春分日》
【北宋】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3、《癸丑春分后雪》
【北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10-7097-0.html春分節氣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PC荒野大鏢客2物品切換武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