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奮進新時代 美麗石家莊##奮進新時代 大美新易縣#
寒極必春暖,苦盡會回甘。
2022年剛過去時,很多人都在慶幸,又熬過了艱難的一年。
然而很快,人們就會發現,新的一年,工作的壓力并沒有減少,生活的壓力依舊接踵而至。
難,才是貫穿每個成年人一生的主題。
正如網上一句話所說:
每個人都有一段特別艱難的時光,不必害怕,日升月落,總有黎明。
人生中的艱難,無處可逃,無處可避。
越是這種時刻,我們越應該學學前人面對苦難時的智慧和胸襟。
1
- 如果你如今生活艱難,劉禹錫告訴你: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生活沒有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有難以言說的艱難和苦悶。
有人為了碎銀幾兩奔走忙碌,有人為了生活瑣碎徹夜難眠;
有人沒有傘,只能冒雨奔跑,有人跌倒了,只能忍痛前行。
就連“詩豪”劉禹錫,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竟也都在被貶謫的路上。
直到公元826年,他才終于結束了自己的貶謫生涯,被調回洛陽。
途經揚州時,他遇到了好友白居易。
白居易看著好友滿面滄桑的模樣,就已經猜到,他外放的生活是何等的艱辛,深深地為他感到不平。
但劉禹錫固然惆悵,以“沉舟”、“病樹”之流自比。
轉念間,又想得相當達觀。
在他眼里,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皆春。
生活的千般殘缺,萬般破碎,都掩蓋不了他心底的希望和光明。
人生一世,活得好的人,無非就是比常人多了一份豁達,一種姿態。
如果你覺得眼下的日子太艱難,不妨沉下心來。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以最好的心態去填平生活中的坎坷溝壑。
到最后,你會發現,曾經過不了的泥濘,咬咬牙,也能跋涉過去;曾經無法獨行的黑暗,熬一熬,也能撐到黎明。
qP8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2
- 如果你感到前路迷茫,蘇軾告訴你: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的這首《定風波》,寫于被貶黃州的第三個年頭,正是他人生最迷茫的時候。
然而,即使在最迷茫困頓的時候,他也不曾失去對未來的希望。
無論是世事滄桑,還是風吹雨打,他也都巋然不動,始終葆有一顆灑脫豁達的心。
作家林語堂說:
蘇軾最大的魅力,不是讓內心被環境吞噬,而是超出環境,以內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蘇軾被貶黃州時,俸祿微薄,他一介文人,只能靠耕種荒地自給。
沒想到,在往返耕地的途中,卻下起了大雨。
同行的人都被淋成了落湯雞,狼狽不堪。
唯有蘇軾,在大雨中閑庭信步,步履從容,活成了中國文人的榜樣。
《菜根譚》里寫道:“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經歷了多少順境逆境,而是你選擇了一條路,你就可以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在這途中,或許你會暫時迷茫,會感到茫然無措。
但好的人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狀態;是一個方向,而不是終點。
當你始終心懷希望,知道自己去往何處,才不會渾渾噩噩地過這一生。
qP8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3
- 如果你正被貧窮所困,陸游告訴你:
昨夕風掀屋,今朝雨壞墻。
雖知炊米盡,不廢野歌長。
——《幽事絕句六首 其三》
清代王永彬在《圍爐夜話》里寫道:
“困窮之最難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貧困,任誰都難以忍耐。但真正能受住貧窮的人,日后也一定會有光明的未來。
好比南宋詩人陸游,他一生五起五落,經歷的坎坷數倍于常人。
艱難的時候,連一間完好的房屋都沒有。家中無米,揭不開鍋,他也并不憂愁,反倒即興賦詩了一首。
在他的筆下,無處可棲,無米可食,都算不上什么大事,只要還有唱歌的心情,人就不會被貧窮所困。
在生活山窮水盡的絕境下,陸游卻一直都堅信,走下去,便是柳暗花明。
他閑暇時,便四處游玩,觀景,通過此法,倒也消解了內心的苦悶。
貧困,雖然是很多人成長路上必經的劫難。
但一時的貧困,其實并不可怕。
那些受得住貧困的人,日后必定能經得起狂風驟雨;
那些能超越貧困的人,心境上也會有質的躍升。
以豁達心態面對貧窮困境,終會等到苦盡甘來。
qP8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4
- 如果你不被人理解,陶淵明告訴你: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其五》
《人與永恒》一書中寫道:“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
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所以也總會存在許多不被人理解的時刻。
這段時期,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自渡,不妨去讀一讀陶淵明的人生,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陶淵明一生追求田園與自由,但這種生活方式,在當時并不能被世人所理解。
甚至連最親近的人,也勸他出仕,以此換取謀生的錢財。
在生活的壓力,和家人的催促下,陶淵明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出來做官。
但這樣違心的日子,終究不適合他。
僅僅過了八十來天,陶淵明便徹底拋下了這些俗務,回歸到了山水田園之中。
在那一片廣袤的天地里,陶淵明雖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卻能從容自在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得無比自由。
很喜歡作家蘇芩所說的一句話:
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
人這一生,時間有限,精力有限。
與其耗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去迎合世俗的眼光,去期待他們的理解,
倒不如像陶淵明一般,在寂寞中沉淀自己,在孤獨中善待流年。
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一天,勝過違心地活百年。
qP8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5
- 如果你擺脫不了內耗,羅隱告訴你: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自遣》
相信大家都聽過《杞人憂天》的故事。
有個杞國人,每天無故擔心天會不會塌、地會不會陷,害怕無處可躲,開始吃不下睡不著,每日郁郁寡歡。
直到被他人開導,才放下了心里的千斤重擔。
這個寓言故事看似離譜,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每天都有人換著形式在上演。
有人明明什么都沒做,但一味設想最壞的結果,活得特別疲憊;
有人因為別人一句話,就反復咀嚼,整天心累神疲……
俗話說,慮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
唯有拒絕這些無謂的內耗,日子才會一天天地好起來。
唐朝詩人羅隱,素有才華。
不幸的是,他生在政治極端腐敗的晚唐社會,一生仕途非常坎坷。
他曾參加過十多次進士考試,卻全部鎩羽而歸。
這種屢試屢敗的經歷,要是換了常人去經歷,想必是愁也愁死了。
但羅隱卻看得很開,他不再想著功名利祿,反倒是隱居九華山,在那里過起了縱酒高歌,逍遙自在的生活。
這種不為凡塵所擾的日子,讓他的心境變得愈發開闊,才寫出了如今這些流傳千古的詩作名篇。
老話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此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一個人,只有坦然地與過去訣別,才能換來明日的新生。
讓過往的傷痛愈合在此刻,讓昨日的遺憾消散在風中。
一朵花的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
一直走下去,總會有好事發生。
畢淑敏說:“歲月送給我苦難,也隨贈我清醒與冷靜。”
日子雖苦,但也不會一苦到底,全無收獲。
人生的許多瞬間,雖然伴隨著苦累和傷痛。
但正如這些詩人所經歷的,寒極必春暖,苦盡會回甘。
艱難過后,依舊是人間溫暖,歲月可期。
(本文來源:每晚一卷書)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10-634-0.html生活太難了詩句(如果你覺得生活太難熬)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