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絲路一號”!中國最早的木板船出自西安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的新展中
不少文物從未展出過
比如一艘漢代古船
就是首次登臺亮相
它的名字叫“絲路一號”
憑著自己在館藏文物中排名第一的
體積與獨特制作技藝
成為了秦漢館的
“鎮館之寶”之一
作為最早的木板船
它是如何被發現的?
它的名字由何而來?
制作技藝有多獨特?
埋藏于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北側渭河故道的千年古橋遺址,于2012年一次魚塘挖沙中被發現。發掘結果顯示,廚城門一號橋(這處遺存南對漢長安城北側城門廚城門,故稱“廚城門一號橋”)是同期全世界最大的木梁柱橋。
2015年1月,還是在廚城門一號橋,兩截相距極近但朝向相反的古船斷體破沙而出,考古工作人員瞬間振奮了精神。
誰能想到,中國最早的木板船不是出自海洋或港口,而是出自內陸渭橋遺址。
渭橋遺址“絲路一號”古船位置圖
考古工作人員對古船斷體所處的層位、船上文物等研究后推斷,這二者原是折為兩截的同一艘船。經文物修復師巧手復原,大家才發現這是一艘制作于漢代的古船,且是目前中國發現時代最早的木板船。
該船采用榆木、圓柏、槐樹等木材打造,長9.71米、寬1.98米、承載量約為3到5噸。
這一考古成果,填補了渭河考古發掘的空白。
古船發掘現場
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船體由16條船板組成,用不同形式的榫卯連接。
陜西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部主任任雪莉介紹,這種大量使用木榫板、木釘并聯船板的技術在古羅馬時期很流行,于地中海地區的木船上廣泛使用,但在我國乃至東亞尚屬首次發現。
古船正射影像圖
據史料記載,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達到了第一個高峰。從秦漢到明初,中國發明的先進技術和造船水平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對世界航海史作出巨大貢獻。
如唐代發明的水密隔艙技藝被世界各國采用,推動近現代造船業跨越式發展,于2010年被選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于此,這艘古船不僅展示了古人的高超技藝,秦漢時期與世界各國交往交融的歷史,還是千年來中西方絲綢之路往來交流的見證。所以,它被命名為“絲路一號”。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7701-0.html“絲路一號”!中國最早的木板船出自西安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 女子網購演唱會門票被騙 民警全額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