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農業強市,咸陽這些基地領軍西北或全國
近年來,咸陽市在農業強市建設中,大力發展特色經濟、聯農帶農經濟、集體經濟、民營經濟,加快構建“8+N+1”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和濃縮果汁加工基地,西北地區重要商品糧基地,陜西乃至西北重要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和畜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把土壤健康、耕地質量作為發展根本。全市建立了市、縣、鎮、村2100多名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田長的四級田長責任體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管土”格局。同時,加強永久基本農田上圖入冊管理,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大力改善土壤結構、優化耕地布局,加快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全市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346.5萬畝。
全面推廣彬州市礦山生態修復耕地綜合治理與高標準農田建設融合,禮泉縣撂荒地治理“自主整治、流轉合作、集體代耕、社會托管”等模式,耕地修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顯著。并積極推廣老舊菜區“三改一提”,加大果園有機肥施量,去年全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500萬畝以上,建立示范基地27個、面積8.5萬畝。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啟動了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已創建綠色高效“噸糧田”70萬畝,并抓實育種工作,成立了秦創原咸陽種業創新中心、秦創原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對標省內領先、國內一流,打造重大關鍵育種技術策源地、突破性品種產出地和農業高端人才集聚地,育成金麥1號、長航1號、長旱58、咸麥519和“秦優”系列等小麥、油菜當家品種近20個。
三原縣大程鎮西張村玉米地。咸陽日報全媒體實習記者 謝楨/圖
全面實施玉米增密度和小麥寬幅溝播集成技術,小麥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6%以上。玉米增密度集成技術畝增產80公斤以上,畝增收200元以上;實施小麥寬幅溝播集成技術畝增產40公斤以上,畝增收180元以上。
果畜菜茶立起了增收支柱,糧食加工、蘋果、蔬菜、生豬、乳制品、肉牛肉羊、家禽、茯茶等8條特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搭起咸陽農業“四梁八柱”,77家“鏈主”企業帶領千余家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形成全產業鏈集群,帶動農戶8萬多戶,年總產值突破1070億元。
同時,挖掘獨門種養、特色面點、老字號熟食、優質調味品、多種手工藝等五大類48種鄉村特色產業、名優產品,梳理淳化饸饹、乾州“四寶”、涇陽西紅柿等16個綠色食品、健康產業,唱響“咸陽馬欄紅”蘋果、“咸陽茯茶”等特色品牌,興旺“N”條“土特產”,打造富民增收新動能。目前,全市發展鄉土特色加工業基地縣1個、“土特產”產業重點鎮24個。“咸陽馬欄紅”蘋果品牌價值76.2億元,居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第四。
在三原縣大程鎮西張村玉米地,農用無人機正在進行“一噴多促”作業。咸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曉田/圖
同時,挖掘獨門種養、特色面點、老字號熟食、優質調味品、多種手工藝等五大類48種鄉村特色產業、名優產品,梳理淳化饸饹、乾州“四寶”、涇陽西紅柿等16個綠色食品、健康產業,唱響“咸陽馬欄紅”蘋果、“咸陽茯茶”等特色品牌,興旺“N”條“土特產”,打造富民增收新動能。目前,全市發展鄉土特色加工業基地縣1個、“土特產”產業重點鎮24個。“咸陽馬欄紅”蘋果品牌價值76.2億元,居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第四。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5827-0.html咸陽這些基地領軍西北或全國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第十屆西部茶博會開幕
下一篇: 陜西榆林聚焦能源產業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