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村里來了個“娃娃書記”
本報記者 李眾偉 陳墨怡
韓城市芝陽鎮西趙莊村是一個擁有418戶1488人的小村莊,主要產業以農業種植和村民個體貨運為主。與眾多鄉村比,西趙莊村并不突出,不過,乘著鄉村振興的風,西趙莊村面貌已煥然一新,群眾腰包也漸漸鼓了起來,這些變化都離不開一位“娃娃書記”楊曦的努力。
2021年,韓城市融媒體中心的楊曦主動申請來西趙莊村當第一書記。
初來乍到,村民們驚呼來了個“娃娃書記”。原來,楊曦這一年還不滿28歲,這年齡,在村里來說可不就是個“娃娃”嘛。
村民們不解,“‘娃娃書記’長得白凈清秀,來到村里能待得住?何況他家境殷實,何苦遭這罪?”
楊曦回答:“我是共產黨員,又在農村長大,駐村這工作,我不去誰去。”
鄉村振興,人先要振興。“娃娃書記”深知這個道理,他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各項要求,嚴肅黨的紀律,并與全村33位黨員一一談話,聽取意見,交換想法。漸漸的,大家就擰成一股繩,每周的支委會,每月的黨員大會,從沒人遲到。
建強黨支部,楊曦又琢磨起產業來。楊曦決定首先壯大集體經濟,讓干部有奔頭、村民能信服。
具體發展什么產業?拿不定主意的他向村民請教。西趙莊村418戶,他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全部走訪完。通過走訪,他了解到,過去不少村民種植過瓜果蔬菜,但由于缺乏設施大棚,產值低,難以帶來經濟效益,種植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楊曦和村兩委商量,最終確定了發展大棚果蔬產業。
很快,楊曦就爭取到了50萬元鄉村振興產業資金。靠著這錢,村里建起了占地15畝的9座鋼構大棚。在嶄新的鋼構大棚里,楊曦小心翼翼地種下圣女果、香瓜。為了確保果蔬品質,又花了2萬拉來牛糞作為肥料。在精心照料下,成熟的圣女果、香瓜個大飽滿,口感香甜,第一年就賣了10萬元。
今年,楊曦將大棚里的水果改種成西紅柿和辣椒。“雖然價格低點,但產量大,且不用擔心儲存問題。”楊曦向記者介紹。8月,西紅柿和辣椒陸續成熟,楊曦又忙著推銷產品。他跑遍了韓城的各大學校和超市,邀請負責人到大棚里現場品嘗。通過這種方式,大棚里的西紅柿和辣椒很快就被訂購一空。
今年,鋼構大棚里的蔬菜共銷售了11萬元。不僅村集體經濟有了進賬,30多個村民還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如今,西趙莊村又獲批了韓城市民宗80萬元項目,1座占地11畝的新式高標準溫室大棚拔地而起。現在靠著大棚收入、土地流轉和勞務輸出,西趙莊村集體經濟一下增長為40萬元。
西趙莊村村民創業的心也跟著高漲,可是啟動資金一直是個大難題。“娃娃書記”思路活,他多次跑到市人社局的創業擔保貸款中心完善信用鄉村申請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年2月,西趙莊村被評定為“韓城市創業擔保貸款信用村”,村民可以以極低的利息貸款到10萬元。當年就有10位村民辦理了貸款。
現在,在楊曦的積極爭取下,西趙莊村爭取來各類項目資金,新建了集便民服務大廳、村民議事廳、會議室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服務中心,安裝了路燈240盞,栽植喬木3000余株,灌木40000余苗,綠化了進村路3公里,巷道和下水管網提升改造1公里,改廁300戶。
“自從楊曦書記來到我們村,村里大變樣,路好了,環境美了,大家干勁越來越足,現在我們村正在爭創‘人居環境省級三檔村’。”村民李連芳說道。
兩年的時間,村里的變化讓村民們都確信了,這個“娃娃書記”既不是來混日子的,也不是來“刷新”履歷的,而是為村民辦實事來了。
7月份的時候,楊曦的任期滿了,走還是留?糾結片刻后,他決定再干一屆。
未來,他想為全村的蔬菜水果打造特色品牌,帶領群眾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5256-0.html村里來了個“娃娃書記”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羊絨制品秋日產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