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洋縣南街小學美術社團師生在欣賞朱鹮畫作。
本報通訊員 李剛文/圖
“看!這幅畫的線條如流水般靈動,將形象勾勒得活靈活現;那幅畫以強烈的黑白對比,營造出震撼的視覺沖擊。大家創作時要大膽嘗試,畫出屬于自己的精彩!”6月16日,洋縣南街小學美術社團課上,美術老師劉華手持畫作,耐心講解。學生目不轉睛,沉浸在藝術與朱鹮文化交融的課堂中。
“朱鹮素有‘東方寶石’的美譽,在描繪它優雅身姿的過程中,我不僅掌握了美術技巧,還學到了許多生態保護知識。以后,我要用藝術的力量,呼吁更多人加入保護朱鹮、守護環境的隊伍。”洋縣南街小學五年級1班學生趙琳說。
當天,洋縣南街小學音樂社團教室里歌聲飛揚,36名學生齊聲高唱《我和朱鹮一起飛》:“飛呀飛,飛過了六千萬年;飛來了吉祥,飛出了彩霞,飛入壯美江山。啊,朱鹮啊,你是耀眼東方的寶石;啊,朱鹮啊,沐浴大愛神奇涅槃……”歌聲飽含著學生對朱鹮的深情與對家鄉的熱愛。“每當唱起這首歌,我仿佛化身為朱鹮,守護家鄉的綠水青山。”四年級3班學生李雨桐說。
漫步在洋縣南街小學的走廊,學生手繪作品《朱鹮的遷徙》《我給朱鹮安個家》色彩絢麗,充滿童趣;形態各異、釉色溫潤的朱鹮陶瓷制品,展現出學生的創造力。
近年來,洋縣南街小學秉持“生命成長、鹮夢生態、幸福生活”的育人目標,以“友愛、和善、忠誠、堅毅、優雅、端莊”為培養標準,分年級確立德育目標,設立多種星級評價體系,開展“護朱鹮、講朱鹮、唱朱鹮、演朱鹮、寫朱鹮、畫朱鹮”等多種社團活動,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全方位接觸和感受朱鹮文化。
“我們將朱鹮元素深度融入校園文化,校徽、班牌上有朱鹮身影,校歌、舞蹈也都圍繞朱鹮創作。”洋縣南街小學校長王彥軍介紹,“我們通過‘鹮夢課堂+特色社團+研學實踐’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開展‘我與朱鹮共成長’等主題活動,致力于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學子。”
“快看!小朱鹮被救回來啦”,6月16日,在洋縣青年路小學,紅領巾社團的皮影戲《鹮鄉好少年》正在上演,隨著竹棍靈活舞動,幕布上的朱鹮栩栩如生。
“為了演好這部劇,我們查閱了好多朱鹮救助資料。現在,我都能說出朱鹮愛吃的食物啦!以后有機會,我還要走出校園演出,讓更多人愛朱鹮、護朱鹮。”洋縣青年路小學六年級4班學生張明說,“在保護區,我目睹了小朱鹮破殼而出的神奇瞬間。我們計劃以此為主題,創作出新的皮影戲!”
據了解,洋縣青年路小學探索教育與生態保護的深度融合,創新建立“校園+保護區”實踐模式,搭建“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實踐課程”三維課程架構。學校定期組織學生走進朱鹮自然保護區,跟隨專家觀察朱鹮的生活習性。
“我們學校還構建起‘專家—師生—家長’文化傳播鏈,帶動越來越多的家庭投身生態保護事業。”洋縣青年路小學老師鄧明芬說。
“以前孩子總追著我問朱鹮為什么珍貴,現在他反倒成了我的小老師,給我講保護知識。”學生家長劉惠麗說。
如今,洋縣的校園里,朱鹮成為生態教育的鮮活教材。“朱鹮是洋縣閃亮的生態名片。我們要讓學生了解朱鹮,更要讓生態文明建設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洋縣教體局局長蒙剛說。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33450-0.html洋縣:鹮“舞”校園育童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威海5歲男童被打死”案宣判:生母男友故意殺人被判死刑
下一篇: 南鄭區 “智慧果園”果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