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在塵外客民宿旁的林麝養殖場,張華麗準備給林麝投喂草料。 本報通訊員 張威攝
本報通訊員 張威 張萌
放著掙錢的林麝不好好養,卻跑去開民宿,2022年,當張華麗提出要辦民宿時,身邊的親戚朋友都不理解。
“也是,我養了快20年林麝了,在這個行業算是得心應手。所以轉頭建民宿,大家都說我瞎折騰。”3月11日,回憶起自己的創業經歷,張華麗堅定地說,“我一點也不后悔……”
最終,“固執”的張華麗頂住所有壓力,籌措了200萬元啟動資金,在留壩縣紫柏街道小留壩村建起一家名為“塵外客”的民宿。
說起創辦民宿的緣由,張華麗表示:“當時,看到旅游旺季的時候,來留壩的私家車一輛接一輛,不少游客都訂不到房,我就覺得發展民宿是一個創業的好方向,再加上縣上對發展民宿有政策支持,更堅定我創辦民宿的決心。”
事實證明,張華麗的選擇沒有錯,她家的民宿依山傍水、環境清幽,9間客房視野開闊,夯土墻、實木梁的復古風格建筑和“推窗見景”的觀景露臺,深受游客喜歡。
塵外客民宿從2024年8月開始營業,僅半年,營業額就突破20萬元。民宿生意越做越紅火,作為民宿主理人的張華麗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民宿旁就是我的林麝養殖場,很多游客沒見過林麝,都想來看看,因此,我打算利用林麝養殖場再弄出些新花樣!”張華麗坦言,依靠當地良好的生態,自家的林麝養殖年收益穩定在40萬元以上,民宿入住率也越來越高,但她更看中“1+1>2”的增值空間,“我要把林麝從養殖欄舍‘請進’文旅場景,讓特色資源‘變身’流量入口。”
張華麗準備讓林麝成為民宿的“新賣點”。依托林麝養殖場,她計劃打造數字觀賞大屏,通過屏幕實時展示萌態可掬的林麝,同時開發林麝玩偶、文化衫等文創產品。此外,將推出漢服打卡等民俗文化體驗項目,讓游客在民宿里感受更多留壩的風土人情。
林麝養殖戶和民宿主理人,張華麗看似不搭界的“雙重身份”,是留壩縣生態價值轉化的生動縮影。在留壩,像張華麗這樣的“產業+”民宿正形成集群效應。
在初遇鯢民宿,主理人肖博昊依托大鯢養殖,創新開發大鯢養生宴,給游客提供特色的味覺享受;詠歸川·秦嶺民宿的自然教育中心推出時令課程,涉及果實烘焙和昆蟲標本制作等內容,讓游客在“玩”與“樂”之間感知生態智慧。
這些多元化的民宿場景,正是留壩縣以“秦嶺十景、十色生活”為主題發展民宿產業的生動實踐。
留壩縣縱深推進十大特色民宿集群建設,成功打造了“秦嶺原鄉·宿在留壩”旅游品牌。依托生態優勢、旅游優勢、區位優勢,當地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路徑,不斷深化農文旅融合,形成了布局合理、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民宿產業發展格局。
如今,留壩縣已發展民宿181家,改造提升農家樂122家,培育民宿管家356人,帶動就業創業1833人。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32621-0.html呦呦“麝”鳴引客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一場生態修復與物種保護的成功實踐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