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富縣交道便民服務中心桐村果農李圣昭在果園查看蘋果長勢。
本報通訊員 吳龍迪文/圖
“蘋果種植行業,遇到天災或者行情不好,農民一年到頭辛苦卻賺不下幾個錢。”8月25日,富縣羊泉鎮南章村村民喬保平說。
富縣,地處蘋果優生區域,土層深厚、晝夜溫差大,產出的蘋果個大脆甜,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但近些年局部氣候變化、蘋果市場價格波動導致一些果農對蘋果種植缺乏信心。
如何降低市場價格風險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富縣積極引入“保險+期貨”模式,通過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特性,將蘋果價格波動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為果農提供了新的風險管理思路。
“‘保險+期貨’的優勢在于簽訂期貨合同后,到交割時,如果現貨價格低于約定的期貨價格,保險就能給予果農賠付,讓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持平,減少果農損失。”富縣蘋果產業管理局干部唐鐘信說。
2019年以來,富縣已經連續5年實施了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累計投保果園面積13.85萬畝,承保蘋果總產量20.7萬噸,涉及參保農戶9171戶,項目總保費6339萬元,參保農戶戶均理賠金額近6000元。2023年,富縣蘋果“保險+期貨”項目賠付額在蘋果類項目中位居全國第一。
“剛開始時,很多果農一聽到保險,就表示出不接受的態度,擔心錢打了水漂。”富縣交道便民服務中心桐村果農李圣昭說,“后來,大家看到投保的果農一畝地能得到900多元賠付款時,就打問著要購買。”
“我們通過推廣和應用‘保險+期貨’,幫助果農降低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提高果農生產的積極性。”富縣交道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李榮說。
富縣交道便民服務中心連續5年實施蘋果“保險+期貨”項目,累計投保3.35萬余畝。2023年,該中心投保1萬畝,參與項目的農戶每畝繳納50元保費,通過保險賠付每畝獲得了338.97元的補償。
“保險+期貨”項目的實施,不僅為富縣果農提供了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還為農業產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富縣“保險+期貨”試點項目計劃實施面積5.6萬畝,實現8個蘋果主產鄉鎮全覆蓋,進一步推動蘋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02-30201-0.html“保險+期貨”:富縣果農的“定心丸”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西安市入選2024絲路文化建設案例
下一篇: 一束光的能量——陜西光子產業崛起記